(共产主义杂志网)作为创造文化的主体,越南各民族大家庭与党和政府一道,始终重视保护和传承越南文化遗产保护的精髓和特色价值。多年来,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类越南文化遗产已经和正在成为助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附图。来源:越通社

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每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凝聚着文化创造过程的价值,是历史传统和民族特点的客观表现。保护遗产是保护和发扬民族特色——基于过去与现在特殊联系建立起每个国家民族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活动之一。

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越南各民族大家庭已不断创造并留下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这是一代接一代继承、重构并传承至今的价值结晶。除了作为生动物质依据的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越南文化遗产宝库还包括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精神财富是体现越南文化特色和创造力的核心和基本元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凝聚着各民族大家庭的知识和经验,体现人类与大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姿态。除了诸如爱国、团结、勤劳等不可否认的精神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体现在不同领域,如越南境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民间文学宝库、传统歌曲、舞蹈、音乐等文艺形式、民间演唱、庙会、手工艺、治病方法和药方、饮食文化、传统服饰等。

数千年来,作为创造文化的主体,越南各民族大家庭始终重视保护、传承和传授越南文化遗产宝库的精髓和特色价值。继承老祖宗的传统,越南党、国家和人民已经和正在十分关心保护文化遗产宝库,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之为文化部门的核心任务乃至全党、全民在建国卫国事业中的共同责任。

然而,由于自己的基本特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受各种经济社会条件冲击而容易遭到遗忘、歪曲或影响。正因如此,在保护和弘扬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为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保护和弘扬活动的机制、政策也已经和正在被国家集中研究和组织实施。

1975年至1985年期间,搜集、记录(笔录、摄影、摄像)和出版有关越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专论等活动已经展开。1985年之后,为实施“文化国家目标计划”第四项目标即搜集、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活动得以强化、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创新并取得初步结果,其中利用了现代化视听设备以及与地区各国展开合作。

近年来,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问题由于社会认识的影响以及旨在研究、发现、推崇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组织方式而发生根本性创新。这些基本变化的依据是越南共产党有关文化的路线、政策创新,特别是八届五中全会有关文化的专题决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履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公约所产生的影响。

很明显,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和发展先进的、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越南文化”决议促成了思维和理论上的重大转变,有助于在工业化现代化和融入国际时期引领我国各种文化活动。这一重要决议确定了广义上的文化,不仅包括各个文艺领域,而且包括文化环境的建设、教育培训和科技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针对宗教的文化政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

该决议集中体现新时期越南文化路线并确定文化和文化遗产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文化助推经济发展,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及动力。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得到充分确定,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大家庭的无价财富,是民族特色的核心,是创造新价值和文化交流的基础。十分重视保护、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主流和民间)和革命文化价值,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广泛研究和传授老祖宗留下的美好民族道义。因此,旨在保护和发扬这些遗产价值的基本方向是重视和保护、弘扬传统价值以及树立、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文学、艺术的新价值;保护并发展各民族的语言及文字。

另一方面,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国,多年来,越南十分积极地参与并同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保持紧密有效的协调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弘扬工作的成就为越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在党的领导下,近期越南有关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政策制定和实施已经和正在取得值得欣慰的成就。

总体上看,得益于越共八届五中全会决议、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文化遗产法》的基本内容学习普及工作的结果,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群众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已经和正在积极实施各项机制、政策来挖掘遗产宝库的潜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数百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提案、行动计划,包括多个具有跨学科性的大项目已经和正在实施。此外,数百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搜集和记录项目也以不同形式利用地方财政和社会化资金得到实施,吸引全国大多数省市的协调合作。

旨在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接各种保护、弘扬文化遗产价值和发展经济社会活动提供依据的清点工作已经和正在取得值得欣慰的结果。迄今,全部63个省市展开了任务并统计到了将近六万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遗产、制定科学档案以建议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为制定和实施可持续的旅游开发、发展项目提供重要依据。

迄今,已有生活在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属于七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91项遗产被文化体育旅游部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截止2016年底,已有越南11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种旨在推崇创作主体、掌握并传授文化遗产的机制和政策已经和正在以多种形式推进,如完成各部委在制定和实施政府2014年6月25日颁布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民艺人”、“优秀艺人”称号评选规定的第62/2014/NĐ-CP号议定以及政府2015年10月28日颁布关于资助低收入、家庭困难的人民艺人、优秀艺人的第109/2015/NĐ-CP号议定的协调配合,旨在推崇越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代表性艺人。经过2015年首次评选,已有617人获得国家主席授予人民艺人、优秀艺人称号,其中属于低收入、贫困对象的七人也已按规定得到资助。此外,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在多地展开,吸引各位出色艺人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学员授艺。

文化体育旅游部已同教育培训部、胡志明共青团中央协调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基础上为年轻一代展开培训、树立生活作风、培养道德、美好品质和人格,受到学校以及博物馆、文化中心、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关注实施。制定和实施挖掘遗产发展旅游业的机制政策。

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以及挖掘旅游经济的基础,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类文化遗产已经和正在被当作重要经济资源之一来注重开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宝库又集中分布成北部平原和九龙江三角洲、北部山区和西原、沿海一带、靠近各大城市和重要国际口岸的通道沿线的群体,为形成越南各旅游中心进而组织开发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正因如此,多年来,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越南各类文化遗产已经和正在成为被重视开发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总体上看,近年来,越南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弘扬活动取得了值得欣慰的成就。许多传统手工行业不仅得到恢复,而且还不断强劲发展。不少传统民间庙会得以恢复并成为特色传统文化活动,满足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有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还作出重要贡献,促进旅游开发经营活动取得成效。

近年来,市场机制的强烈冲击,特别是国内外许多组织和个人的大范围投资使得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埋没或歪扭。另一方面,虽然近期政府采取多种不同措施和政策来保护遗产,但这些政策和措施仍缺乏系统性,因此成效有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各级各部门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中缺乏配套性和效力。因此,除了不可否认的推崇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成就之外,应坦率承认一个事实即该领域机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仍存在不少不足和缺陷。对遗产的重要作用和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责任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不少遗产正面临众多挑战,尚未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现代化、城镇化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崇后保护和弘扬遗产价值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计划未得到认真实施。不少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埋没危机,没有受到关心研究和保护。

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迅速的现代化、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过程已经和正在使得劳动、产业、居民结构迅速转变,导致社会上的紊乱,同时影响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想法以及传统文化,改变遗产的空间,使得许多遗产歪扭。甚至部分敏感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衰减或永远消失的危机。

此外,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民间知识、社会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尚未得到注重清点和制定保护档案。国家和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弘扬工作的经费投入未满足实际需求。在若干地方文化社会化缺乏国家的指导和管理,导致偏误且出现利用遗产大搞迷信的现象。针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政策得以关心,但不及时实施,特别是对具有优秀才华、掌握和保护弘扬具有代表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功的艺人的优待政策。从事包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工作的人员队伍的管理研究专门能力有限。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弘扬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今后,为加强越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弘扬工作,在党和国家各领导机构、各部委协调配合以及全党、全民支持下,文化体育旅游部集中一切努力和资源来创新组织工作,旨在有效实施各种无价遗产的保护和价值弘扬活动。以下是若干有待同步有效落实的办法:

一是,深入贯彻越共十一届九中全会2014年6月9日“关于建设和发展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越南文化及越南人形象”的第33/NQ-TW号决议内容,让文化真正成为社会的精神基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是继续制定和实施符合当前形势下越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保护和价值弘扬活动的机制政策的极其重要基础。

第二,加强协调配合以凝聚各发展规划编制中的统一、配套和跨行业,旨在实施至2020年越南文化发展战略,应继续研究合适的形式和办法来保护和有效挖掘越南文化遗产宝库。

第三,加强和巩固管理者、科学家、教育者与企业家,以及文化活动、经济活动与旅游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弘扬活动中的联系。

第四,继续建设和扩大区域、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俱乐部、代表性工匠和研究学者的网络,旨在交流分享发现、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活动经验。

第五,维持和发展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结合性措施和形式。除了维持家庭、社区中“子承父业”式的直接传承形式之外,应鼓励通过公共场所(博物馆、遗迹区、博览会或其他旅游、贸易活动)的遗产演示和推介活动进行的传授组织形式。

第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人员以及有学问、精通业务且了解文化遗产的导游队伍培训工作。

第七,健全中央到基层的文化遗产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以限制和克服当前的缺陷和不足,而且致力于提升公务员、职员队伍质量和技能,使之具备良好能力水平。

第八,继续维持和扩大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活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弘扬活动,为介绍和推崇遗产、文化主体同国际友人交流学习创造条件。(完)
---------------------------------------------------

文章来源:《共产主义》杂志2017年2月第892期


作者:越共中央委员、文化体育旅游部部长阮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