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电子杂志网)在胡志明主席的全部思想遗产中,党建是他老人家尤为关注的问题。胡志明有关实现党内团结统一,以建设越南共产党成为日益清正廉洁、无愧为越南的唯一执政党的观点和论点已为执政共产党建设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庆党迎春的歌舞表演。图片来源:越通社

胡志明有关党内团结统一的思想

在自己的理论遗产中,胡志明有关团结的讲话和文章多达数百篇。他老人家突出的团结思想是“团结出力量”、“团结是我们的力量”(1),“团结是胜利”、“团结是成功的关键”(2),“团结、团结、大团结,成功、成功、大成功”(3)。

党内团结统一是党建最为基本的原则之一,是党合乎规律的运动和发展。党内团结统一是建设全民大团结力量的基础。建设和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始终被胡志明主席视为首要任务及一切成功的基础。团结统一不仅是关乎每个各级党组织生死存亡,而且还是全党的生命以及革命的至关紧要问题。

在胡志明投入巨大精力完成的《遗嘱》中,他老人家早在1965年便写道“首先谈关于党的问题”,他还通过越南革命实践肯定了团结的巨大力量:“我们党自从成立以来,由于紧密团结,全心全意为阶级、为人民、为祖国服务,所以能够团结、组织和领导全国人民积极地进行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团结是我们党、全国人民的极其宝贵的传统” 。可见,党内团结统一不仅是胡志明头等关注的问题,更是他考虑到未来耿耿于怀的事情。

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胡志明主席都关心提醒全党、全民建设团结统一的力量。在1955年九•二国庆节大典上发表的号召中,胡志明强调:“团结是无敌的力量。团结力量助推八月革命取得成功。团结力量助推抗战取得胜利。团结力量将动员从北到南的民众斗争实现全国和平、统一、独立、民主”(4)。在沿海地区改革干部会议上讲话时,胡志明说:“一艘船要有划桨的人,也要有掌舵的人。划桨者和掌舵者必须团结一致”(5)。

胡志明主席为何始终强调团结统一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呢?他老人家不仅要求实现党内团结,而且还指出这种团结必须是团结一致、团结统一,那并不是虚假的、形式上的团结,而是必须体现在思想和行动上。思想和行动必须是一致的。不可能是表面是团结的,但在做出一个决定、颁布一个决策时无法达成一致,或者需要时则以团结名义结成联盟而不需要时则设法阻碍对方的工作。在他老人家的思想中,团结必须是始终如一的团结统一,就是要建立在党的路线和观点基础上并且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胡志明始终强调,我党虽然党员众多,但在实现革命任务时则如同一人,党内绝不允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党是人民和民族的最高政治组织,党员均自觉、自愿地加入党组织,维持和认真执行党的原则不仅是人民的愿望,而且是每个党员的责任。胡志明主席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视为基本而重要的原则,每个党组织都要实行民主、扩大民主,“要真正扩大民主,让所有党员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6),每个党员的所有意见和想法都要表达出来、受到倾听,所有重要的决策都要经过民主的讨论。在党内实行广泛民主,经常严肃自我批评和批评,是巩固和发展党内团结统一的最佳办法。党内团结统一要求干部、党员坦诚自我批评和批评,这就是磨练党员、建设和整顿党,使之日趋清正廉洁的形式之一。因为胡志明认为:“只有真正革命的党和真正民主的政权才敢于大胆自我批评,欢迎批评并坚决纠正。因为自我批评和批评,我们就团结得更紧密” (7) 。这也是党的发展规律,自我批评和批评是为了相互帮助纠正错误、共同进步,是为了让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是为了内部团结统一。为了实现党内团结统一,胡志明要求实施党的组织和生活原则,特别是民主原则、自我批评和批评原则。他嘱咐道:“在党内实行广泛的民主,经常和严肃地进行自我批评和批评”(8)。他认为,这是巩固和发展党内团结统一的最佳办法。

要想有真正的团结,不仅要实行原则,具有本领和理智,而且要有爱心、相互同情和理解。1966年,胡志明为《遗嘱》补充了“要有相亲相爱的同志情感”。要想有真正的团结统一,除了精神和理智,每个干部、党员要有相亲相爱的同志情感以及仁爱、宽容之心。在展开工作时,不仅提出完成工作的要求,而且还要同情和分担、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因此,要想维持和促进团结统一,每个党组织除了注重教育意识责任之外,还要经常培养仁爱、同情和同志情感。

在我党是执政党的前提下,胡志明特别重视党内道德的因素,反对“官僚主义”、“腐败、浪费”、“脱离群众”等弊病。他认为,执政党的巨大任务是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进行“一场庞大的战斗”,消除各种陈旧的、损坏的,建设新鲜的、茂盛的。在《遗嘱》中,胡志明主席以四个“真正”嘱咐道:“我党是执政党。每个党员和干部都要真正透彻领会革命道德,真正勤俭廉正,大公无私。要维护我们党的真正纯洁,要无愧于人民的领导者和真正忠实的勤务员”(9)。

团结统一首先要在党内建设、并得以体现。每个党员,特别是身负领导重任的党员,要坚决反对他自己在面对外部影响时产生的个人主义、机会主义行为。因为正像胡志明主席所总结的:个人主义、机会主义就是破坏党内团结统一的根源所在。

回顾已经走过的路程,包括不少十分复杂的阶段,很明显,以胡志明主席为核心的中央委员会始终坚强、始终团结统一。

透彻领会胡志明思想和践行他的《遗嘱》,近年来,越南共产党始终重视维护和发挥团结统一。因此,党集聚和发挥了全民的力量,打造出综合实力来完成人民群众信任托付的领导国家任务。在党的多次代会上,团结统一问题都被严肃地提出来,并得到全面而深刻的审议和评估。1939年11月召开的越共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在谈到党的部分里也指出:“要统一意志和行动”和“党的意志和行动统一要求全体党员都 有觉悟意志,而不是唯命是从盲目服从”(10)。到了1986年的越共六大,党总结出了四大宝贵经验教训,其中包括加强党内团结一致及意志和行动的统一的经验。越共四大通过、越共五大和六大修改和补充的越南共产党章程都强调“党把在政治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维持党内团结统一视为党的生命,并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反对党内一切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表现”(11)。越共八大强调:“党内团结统一,首先在于领导机关,其对革命的成功有着决定性意义。干部、党员在政治路线、组织原则和同志情谊基础上维持党内团结统一”(12)。越共九大提出要求:“每个党部维持领导集体中的团结统一。对于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干部独断、专权、拉帮结派、导致内部分裂的党委、党组织,上一级党委要指导检讨并弄清对错,严格处理有缺点者”(13)。

当前形势下的党内团结统一

步入国际融入时期,面对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干部、党员,包括高级干部呈现重视个人主义的趋势,部分党组织出现内部分裂、尚未尊重和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自我批评和批评在若干地方只是形式主义的做法、有的地方则利用自我批评和批评来明争暗斗。此外,各种机会主义、“小集团利益”的表现及地方局部利益已经出现在一些地方并破坏党内团结统一。

近年来,越南共产党始终强调一把手对维持各党组织和各机关、单位内的团结统一的作用和责任。然而实际上,在许多地方,对上级和同级党委就内部团结统一负责任的一把手却未能真正率先垂范,未能认真领会建设内部团结统一力量的精神。正因如此,选拔具有足够的品质、能力和发挥率先垂范作用的一把手是极为重要的。党委和政府一把手必须在处理工作中做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必须真正成为党组织和机关、单位集体集聚团结的核心。

实际显示,级别越高的领导干部的团结统一,对党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辐射力则越大。反过来,身负领导重任的人员,特别是高层领导若没有团结统一的意识,则不仅带来危害,而且还给全党造成不可预测的大危机。

在国家正迎来新机遇但也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全党、全民在实行国家全面革新事业近30年来取得的成就正是全党、全民团结统一的结果,是肯定党的成长和强大的证明。然而在世界局势演变复杂难测的背景下,除了所获成就之外,我们仍在面对许多复杂的困难。各种敌对势力一直想方设法,设计许多奸诈狡猾的阴谋煽动我党内部分裂。正因如此,加强从中央到基层的党内团结与统一是当前阶段必要而迫切的任务。

如今,党内团结统一更应被视为革命事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作为唯一的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更要建设和巩固团结统一,这样一来政治体系、各基层人民、各民族才能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党内团结是整个政治体系的榜样,也是确保民族团结的决定性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越共十二大前夕,当我们正处在要选拔当之无愧的德才兼备者担当国家领导重任的时刻,我们则比任何时候更要发扬团结统一的传统。这是重大的责任,是从中央到每个基层的领导集体和个人的责任。每个干部、党员,特别是从高层到基层身负领导重任的干部,要真正严格践行胡志明主席在《遗嘱》中的嘱托:“从中央到各个支部的同志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地维护党的团结一致” 。(完)
-------------------------------------------------------
文章来源:《共产主义》杂志2015年5月第871期

(1)《胡志明全集》:国家政治—真理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九卷,第145页

(2)《胡志明全集》:同上,第十四卷,第186页

(3)《胡志明全集》:同上,第十卷,第349页

(4)、(5)《胡志明全集》: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6年,第八卷,第49、150页

(6)《胡志明全集》:同上,第十卷,第118页

(7)《胡志明全集》:同上,第八卷,第223页

(8)《胡志明全集》:同上,第十五卷,第622页

(9)《胡志明全集》:同上,第十五卷,第622页

(10)《党的文件全集》: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0年,第九卷,第555-556页

(11)《党的文件全集》:同上,第四十七卷,第585页

(12)《越共八大文件》: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6年,第143-144页

(13)《越共九大文件》: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1年,第144页


作者:《共产主义》杂志社总编辑、中央理论委员会委员 武文福 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