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杂志)在实行革新时期对外路线和政策近30年之后,越南已日趋广泛融入国际社会,积极而负责任地参加各论坛,各国际和地区组织,同世界各国扩大并深化各种对外关系。三十年后的今天是总结和评估越南对外工作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越南共产党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对外路线和政策的认识之发展及落实进程的契机,从而吸取各种经验、教训并为今后继续革新对外路线和政策提出措施。

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图片来源:越通社

有关对外路线和政策的认识发展过程

在革新之前和革新过程中,凭借对世界的新视角及对不同阶段民族利益和国家发展需求的更充分认识,越南共产党确定了对外工作的重大目标、指导观点及方向。

关于目标,经过历届党代会,对外目标虽然以不同形式表述,但始终被一贯确定为实现国家、民族利益。确保安全,维持有利于发展的和平环境,提高国家地位是对外工作中越南国家、民族利益的最重要内容。到越共十一大,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被充分确定为对外工作中最高的目标和原则。国家、民族利益在对外工作中的内涵也被具体化为以下任务:“维护有利于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牢牢捍卫独立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和平环境,提升国家地位,积极投身世界上争取和平、民族独立、民主及社会进步的斗争”(1)。将国家、民族利益确定为对外工作至高无上的目标,也意味着肯定越南共产党的目标和理想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追求国家、民族利益已为开展各项对外活动过程中增强民族团结、国际团结,集聚力量,展开合作与斗争等开创新的可能性。

有关对外原则和方针,鉴于局势的快速变化,越南共产党早就提出了基于“多交友,少树敌”精神和确保独立主权和互利互惠原则的外交关系多边化、多样化主张。据此,越南 “希望成为朋友”(越共七大)改为“愿成为朋友”(越共九大)的精神,之前强调越南“是朋友、值得信赖的伙伴”(越共十大),之后承诺越南是国际社会和地区“负责任的成员”(越共十一大)。

认识的革新也体现在对外工作中合作与斗争相结合的过程。1992年越共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问题的处理方针是要紧紧抓住国际关系中合作与斗争两方面。2003年越共九届八中全会已通过“合作伙伴”和“斗争对象”等两个概念将该观点予以发展和具体化。决议指出,尊重越南主权,同越南建立并扩大友好及平等互利合作关系者均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怀有破坏我国建国护国目标的阴谋并采取行动的任何势力均为斗争对象。另一方面,在风云变幻的当前形势下,应有辩证的看法,在每个斗争对象中可能仍有应力争合作的一面,对合作伙伴也不应一视同仁、有的可能在某方面与我们利益相矛盾。2013年召开的越共十一届八中全会继续对这一视角予以肯定。“合作伙伴”、“斗争对象”观点标志着越南共产党在落实将合作与斗争两方面相结合原则中对外思维的一大突破。这一辩证观点既指明路线,又对越南提出了应针对不同问题、在不同时期、与不同伙伴关系中慎思明辨应作斗争及应争取合作的方面等任务。区别“合作伙伴”和“斗争对象”的标准就是国家、民族利益。

有关对外工作的方向,越南共产党的每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标志着一个补充和发展的新步伐,特别是同大国、周边国家的关系方向以及融入国际社会方向。越南始终重视大国及和谐处理同大国的关系。近年来,在越南同大多数国家和重大国际组织成功建立关系之后,越南共产党指出:“推动已经建立的国际关系深入稳定、可持续发展”(2),促进并同大国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框架一直被视为落实这一指导性的优先方向。对于周边各国,在朝着强调越南安全与东南亚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安全之间相互依赖的方向革新有关安全的视角的同时,越南已更加充分认识到同地区周边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从而,越南也日趋重视东盟在对外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行革新路线的近30年过程中,越南共产党对融入国际社会的认识日趋充分和深刻。1996年召开的越共八大首次提及融入国际经济的主张:“建设与地区和国际接轨的开放的经济体”。其后,有关融入国际经济的观点在越共十一届中央政治局2001年通过的第07-NQ/TW号决议中得到详细阐述。2006年召开的越共十大进一步发展:“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同时在其他领域上扩大国际合作”。2011年召开的越共十一大明确“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标志着有关融入国际社会的认识中根本性的转变。

在对融入国际社会的认识发展的同时,越南也充分认识到应妥善处理融入国际社会与确保独立自主、捍卫国家主权、将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之间关系的要求。1991年召开的越共七大强调:“在新条件下更要重视将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国内力量与国际力量、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结合的经验教训的运用,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与捍卫事业服务”(3)以及“在确保独立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并实现对外经济关系多样化、多边化,吸引各种外部资源来大力发挥内在优势和资源”。1992年召开的越共七届三中全会也明确,处理各种国际问题的方针之一是确保独立自主、自强不息、推动对外关系多边化、多样化。

1996年召开的越共八大指出:“扩大国际关系应建立在确保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维护和弘扬美好的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之上”(4)。越共九大则进一步阐明独立自主与融入国际经济的关系:“本着最大限度发挥内在实力、提高国际合作效益、确保独立自主和社会主义定向、保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维护民族文化特色、保护环境的精神主动融入国际和地区经济”(5)。

越南共产党早就总结出关于增强内在实力来确保融入国际社会事业取得成功的经验教训。越共十大也承认了有关建设独立自主的经济体和融入国际经济的思维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同时总结出相应的教训:“内在实力得到增强才能确保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和成功实现融入国际经济”(6)。

到越共十一大,越南共产党强调,独立自主和融入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应特别注重处理和解决好的重大关系之一。越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4月10日关于融入国际社会的第22-NQ/TW号决议也强调了以下指导观点:“在确保独立自主,惠及国家、民族利益,致力于和平、合作与发展的对外路线以及实现国际关系多边化、多样化的开放对外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

为了成功融入国际社会,越南在有关全方位外交的认识上进行了重要的革新。越共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所谓全方位外交主要内容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上展开对外活动。到越共十一大,全方位外交被理解为在党的领导下调集一切对外力量、兵种和渠道,运用一切对外形式和工具,在众多领域和区域上展开落实并面向多种对象,旨在发挥综合实力、有效落实党和国家对外目标的统一外交事业。这一外交事业建立在党的对外、国家的外交及民间交流等三大主力对外渠道基础上,并同步开展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等三大支柱的行动以及旅居海外越南人事务和公民保护工作。

实施对外路线中的若干成就、不足及相关经验教训

对外思维中的上述革新是越南共产党制定并落实一个富有成效的对外政策的坚实基础。因此在革新的近30年里,越南在对外事业中获取了许多巨大成就。

第一,越南成功摆脱了封锁和禁运,创建并维护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和平环境,开放并成功融入地区和国际社会,同世界所有大国及大部分国家建立正常关系,成为东盟成员国并加入绝大多数重要的国际组织,首次成功担任联合国安理会2008-2009年任期非常任理事国,巩固了本国在各伙伴区域政策中的地位。

第二,越南已同周边各国巩固并增强合作关系,牢牢捍卫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越南与老挝特殊团结友好关系继续得到巩固并深入发展,特别是经贸投资关系。越南与柬埔寨关系也在所有领域上得到巩固和发展。越中关系自正常化以来取得了许多进展,中国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中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圆满结束,北部湾划界协定和渔业合作协定获得批准,双方也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国单方面采取行动导致东海紧张复杂态势的新情况下,越方坚持捍卫本国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同时高举和平与公理的旗帜,并主张在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础上通过和平办法解决争端,坚持尊重东盟与中国签署的《东海各方行为宣言》,努力同有关国家一起制定真正有效管控东海争端和预防冲突的“东海行为准则”,坚持为管控和解决海上争议而制定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双边协议。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方在越南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非法架设“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的情况下,越方坚决捍卫海洋岛屿主权,同时付出最大的努力采取各种外交和对外宣传措施对中方作斗争,为了牢牢捍卫海洋岛屿主权并维持有利于发展的和平稳定环境。

第三,越南已同各国特别是大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建立稳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同时不断推动这些关系深入发展。截至目前,越南已同15个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同11个国家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越南与美国、日本、印度、英国、德国、法国的其他大国的关系均快速发展。在同上述国家的关系中,除了经济关系之外,科技、教育、医疗、文化、安全、军事等领域的关系也逐步得以建立。同时,本着合作与斗争相结合的精神,越南坚决与打着“民主、人权、宗教自由”的旗号干涉越南内政的各种势力的阴谋和行为作斗争。

第四,越南日趋广泛融入世界和地区经济。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使得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全社会的思维也发生巨大转变,市场得到大大拓展,调集了大量的资本、知识、新技术和其他重要资源,为朝现代化方向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作出积极贡献;众多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和企业应运而生,有效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在国际劳务分工中树立并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越南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并且正在为成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展开谈判。

越南几乎加入了所有重要的地区和国际组织,并在这些机制框架内扩大政治、防务、安全和其他领域合作。越南加强对各多边论坛的参与力度,有助于逐步肯定地区和国际社会中积极主动而负责任的越南形象,增强国际社会对越南文化、风土人情的了解等。

除了上述成就,对外路线实施过程中也难免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不足:

第一,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和平环境尚未真正坚实。同各伙伴特别是重要伙伴的关系尚未真正稳定、长久。越南与重要伙伴国关系的发展仍遇到许多障碍。

第二,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对外活动效果不如所愿,尚未及时落实若干对外结果和合作协议,各级部门、行业之间的配合未保协调联动。

第三,党有关对外、融入国际社会的路线和主张尚未得到各级部门、行业充分贯彻,具体化和体制化进度缓慢。越南尚未把握并主动利用新的机遇,尚未意识到新发生的挑战并主动应对。

第四,融入国际经济尚未与提升效率、可持续发展、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以及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等要求紧密结合。融入国际社会进程与增强全国各地区之间互联互通过程尚未同步,从中央到基层以及各部门、行业之间在融入过程中的指导、调控、监督和协调等机制存在许多不足。国防、安全、文化、社会和其他若干领域之融入国际社会尚未向纵深发展,连接松懈,尚未对融入国际经济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越南仍处被动之势。

上述不足之处进一步阐明对外领域上继续革新认识和行动的要求,特别是针对以下若干问题:

第一,应在有关国家、民族利益的认识上凝聚更大的共识和团结一致。在广泛融入国际社会的背景下,发展、安全和国际地位等国家民族利益的三大组成部分在内涵、表现形式及三者之间的联系等方面上继续出现重要的变化。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是整个政治体系的任务,是包括在海外生活、工作、学习的越南人在内的全民族共同事业的背景下,统一对外工作中国家民族利益的内涵以及确保党在实施国家民族利益过程中的统一领导和国家的集中管理应被视为迫切的任务。

第二,弄清民族力量、时代力量的内涵并寻求在新背景下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最佳办法。将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是越南民族革命斗争进程中贯穿始终的经验教训。为了在融入国际社会时期成功运用这一经验教训,应继续弄清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国防等方面的民族力量及在新背景下发挥这一力量的方式,并统一相关认识。对于时代力量,也应阐明世界和地区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及其对越南民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统一相关认识。接着要寻求符合国内和国际形势快速发展变化的两种力量结合方法。

第三,弄清“实现关系多样化、多边化”和“推动各种关系向纵深发展”等主张的实施。明确在越南已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关系、越南对外关系已通过各对外渠道拓展至所有领域的背景下何谓“实现关系多样化、多边化”。另一方面,对“推动各种关系向纵深发展”,应有如何认识。“多样化、多边化”并非漫无边际,“推动各种关系向纵深发展”则要求对外工作确保重点投入、有的放矢。

第四,处理融入国际社会与确保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继续是在国际和地区形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十分迫切的要求。融入国际社会为国家带来参与决定各种跨越国境的问题的权利以及调集更多外部资源来解决本国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各国也要接受国际一体化进程中的共同法律和准则。实际显示,在融入国际社会进程中,独立自主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保障融入进程有效进行的先决条件;独立自主薄弱,就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或有可能在融入进程中成为各国际经济、政治势力的“工具”。为保障独立自主,越南应提升经济、政治、安全、国防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国家综合实力。这是在国际一体化背景下确保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满足增强融入国际社会和确保独立自主等双重需求的金科玉律是什么还要继续探索。

第五,建设对外统一管理机制和提升对外干部能力以处理日趋复杂、多样、多层次的对外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一个全方位的外交事业更需要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备有能力的干部队伍。

在世界和地区形势继续变化莫测的背景下,面对必须早日完成建设越南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目标以及牢牢捍卫祖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迫切要求,越南对外事业肩负着更大的任务。这些任务要求各级部门、行业从事对外工作的干部尽快自我培养新思维、新能力;同时应付出更大的努力,致力于越南共产党继续革新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外路线和政策之进程,为落实对外路线和政策、推动越南党和民族的对外事业迈上新台阶作出贡献。(完)

-----------------------------------------------------------------------------
文章来源:《共产主义》杂志2014年8月第862期

(1) 越共十一大文件,国家政治—真理出版社,2011年,第236页


(2) 越共十大文件,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6年,第112页

(3) 越共七大文件,真理出版社,河内,1991年,第88页

(4) 越共八大文件,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6年,第74页

(5) 越共九大文件,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1年,第120页

(6) 越共十大文件,真理出版社,河内,1991年,第179页

作者: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