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杂志)越南党和国家明确社会保障是国家革新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体现制度的美好本质。近年来,越南的社会保障网络为做好社会保障,建设为民惠民的经济作出了贡献。今后,越南将发挥所取得的成果,克服各种短板,旨在持续健全面向为民惠民经济的社保网。
社会保障网络与为民惠民的经济
据乐施会组织,经济体的设计和建设是为了满足所有人的不同需要,同时维护我们的地球。这种为民惠民的经济以平等、公平和可持续为目标,社会进步为所有人带来利益而不会破坏环境,对经济体中有偿和无偿的贡献予以尊重。在此为民惠民的经济中,各国政府需要建立面向所有人,包括妇女和儿童的平等和公平的政策。为民惠民的经济首先要保障机会和收入上的平等,关注到环境和各种社会价值(1)。
对为民惠民经济的要求之一,是确保社会保障权利以及最低收入,确保所有人能获取基本的社会服务。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来满足各种生活所需。如何来保证生活,满足生活所需,至少是年老或出现各种风险的时候最低的需要?社保网的诞生旨在为那些因为健康、年老、失业或其他原因而失去或减少收入的人们保障收入。
据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是社会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医疗及收入保障,特别是在人们年老、失业、疾病、残疾、工伤、生育或家庭主要收入提供者意外死亡等情况下”(2)。为保证满足不同社会保障对象需要,社会保障体系被设置成保障网络。社保网一般包括:
一是,就业支持体系。
二是,社会保险体系。
三是,社会救济体系。
四是,基本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社保网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并且共同面向实现社保网的功能,即防范风险、保护民众和推动发展。这样一来,社保网是通过保障所有民众获得收入和基本社会服务,特别是重点扶持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贫困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来建立为民惠民经济的一种体系。构建广泛覆盖全部人口以保障所有人都能获取并享受社会保障的社保网,是为民惠民经济面向的要求。
越南社保网建立和实施的结果
越共十一届五中全会2012年6月1日“关于2021-2020年阶段社会政策若干问题”的第15-NQ/TW号决议,决心发展符合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条件以及各项国际准则、更好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的越南社会保障体系。之后,在十二届七中全会上,越南共产党在2018年5月23日“关于社会保险政策改革”的第28-NQ/TW号决议中明确了社会保险政策改革的方向和举措。决议指出了以下改革内容:一是构建由三层组成的多层次保险体系:第一层为针对没有每个月养老金或社会保险的老年人的社会养老补助金;第二层为基本社会保险,包括基于员工和雇主贡献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和自愿性社会保险。第三层为基于市场原则的补充养老保险,让员工和雇主拥有更多的选项,以便获得更多的养老金;二是调整最低的参保时间,以便灵活享受养老金,朝着缴纳—享受、公正、平等、共享和可持续的方向调整养老金计算方法。扩大强制性社会保险参保对象。增强不同社会保险政策之间的互通和互助以及政策灵活性,旨在实现扩大覆盖面的目标。增加非正规部门参保员工数量。修改关于缴纳额度和根据的规定以便实现扩大社保覆盖面的目标;三是对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进行改革,以提振社保体系参与者的信心和满意度;四是按路线图上调退休年龄。朝着灵活享受条件、严格一次性社保制度享受规定、提高劳动者实际平均退休年龄的方向克服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调整达到最高养老金享受比率所需的积累比率,以符合国际惯例。调整养老金,使之与在职人员的工作相对独立,朝着共享方向改变养老金调整方式;五是本着安全、可持续、高效的方向实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清单、投资结构多元化。
具体化党的路线和主张,国家已经制定法律体系并颁布了一系列机制、政策来更好地保障民生,包括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和共同政策以及针对每一个社会保障支柱和具体内容的单一法律和政策。在此基础上,明确越南的社保网由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基本社会服务等四大支柱组成的。
从覆盖对象和享受社会保障水平看,越南目前的社保网是类似于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底线模式的多层次社保网。据此,在第一层,政府通过社会救助、减贫和供应基本社会服务来向民众提供最低的社会保障。越南的社保模式面向保证民众拥有最低生活水平,特别关注到儿童、老年人、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条件和财政能力,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依然面临种种困难。围绕越南共产党在十二届七中全会决议中提出的采用包含第一层社会养老金的多层次社会保险模式的主张,越南正争取为没有养老金或其他收入的老年人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在第二层,是基于缴纳—享受和共享机制下的社会保险的保障。在劳动年龄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在发生疾病、工伤、生育时得以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年老时,他们获得养老待遇,去世时享受丧葬待遇。此外,还有第三层针对那些希望享受更高保险制度的人员的补充社会保险。
近年来,越南社保网为做好社会保障、建设越南为民惠民经济作出了贡献。具体:
第一,社保网为支持保障就业和减贫作出贡献。得益于此,大量劳动者获得就业,保障了生计和收入。越南贫困率快速下降。基于多维贫困标准的贫困率由2016年的9.9%下降至2020年的4.8%。
第二,社会保险覆盖率提升,更好保障参保者的权利,其中特别提高孕妇、患病和失业劳动者的权利。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由2016年的1305.6万增至2020年的1610.1万。
第三,社会救助受到关注,有助于保障一部分老年人、残疾人、受自然灾害影响人员的生活。社会救助逐步得到社会化,吸引了社会和企业的自愿参与。迄今,社会救助政策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大多数对象群体,3%的人口和100%具备享受社会救助条件的社会保障对象获得每个月经常性社会救助,保证100%受自然灾害、洪水、饥饿、疫情影响的民众获得及时的紧急救助。
第四,各种基本社会服务的供应受到关注并不断改善。扩大了对基本社会服务,如教育、卫生、清洁水的获取面。凭着这些努力,越南是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包括多维贫困在内的减贫工作取得卓越的成绩,医疗保险覆盖超过80%的人口。
目前,越南社保网仍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短板:
第一,实际上社保网的覆盖面还小。尽管面向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但实际上,越南社保网仅覆盖一部分居民。这表现于尽管近年来得以改善但社会保险覆盖规模还低。一方面,社会保险仅覆盖超过30%的劳动力。失业保险参保率也较低;另一方面,自愿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仅占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总数的很小比例。2008年实施自愿性社会保险政策10多年后,只有30万人左右参加。而目前非正规部门的员工超过了4000万人。
社会救助仅覆盖一部分需要帮助的对象。社会保障仅主要覆盖了贫困人、无依无靠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以及8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社会保险的正规经济部门员工。这意味着,大部分劳动力尚未参加社会保险,并且现在和未来到退休年龄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的利益。再者,很大一部分退休年龄内的老年人没有社会保险,没有受到社会救助。针对残疾人和无依无靠的孤儿的社会救助仍有限。贫困风险大或接近贫困线的人员得到的帮助不多。
第二,当前社会保障模式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蕴藏着不够可持续的风险。如果在1996年,每217人缴纳社会保险,只有一个人享受养老金;那么到2011年,仅剩下十个人缴纳,一个人享受养老金。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差额快速缩小。在当前社会保险支出增速之下,如果不重新设计模式,社保支出很快将超出收入,带来社保基金缩小的危机。然而,劳动者特别是企业和工业区员工领取一次性社保补助金的状况呈增加之势,给保险基金造成影响,使得到退休年龄不能享受保险待遇的人数增加。实施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过多依赖于国家财政。
由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和社会养老覆盖面扩大等,导致社会保障需求增长,给原本是社会救助(和一部分社会保险)主要资金来源的国家财政带来很大压力。
第三,目前社保模式中的保障水平还低,部分居民尚未获得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很小。2012-2018年阶段,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2.44%、国家财政总支出的8.66%。
投入社会保障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因为资源小但散漫投入多个计划和政策。对资源配置和利用过程的监管活动还较松懈,导致损失和浪费,对政策执行效率产生消极影响。
越南面向为民惠民经济的社保网健全方向
为持续健全越南面向为民惠民经济的社保网,需要在国际劳工组织的社会保障底线模式基础上构建多层次社保网。
第一层为基本社会保障,为民众提供基本社会保障、收入保障和基本生活条件。社会保障被明确为人的基本权利,而社会保障模式的第一层负责为所有民众保障基本水平的生活。实际上,第一层社会保障面向那些在社会保障上易受伤害的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没有收入的残疾人、贫困人以及那些没有自我保障能力的没有或不充分就业的人。基本社会保障会保证这些人获取基本的社保服务,尽管他们可能没有参与贡献。
在社保网中,基本社保层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基于全民医保普及的全民医疗照顾。社会中的所有民众都获得医疗照顾并在不幸患病的时候由医保支付。拥有就业和收入的人必须缴纳强制性医疗保险,并通过医疗保险获得照顾。而没有或者不充分就业的人则获得医保基金、国家财政资助或者其他赞助来源获得全部或部分购买医保的费用。
第二,针对儿童的社会保障。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获得最低的社会保障权利,如保证充足的食品、营养和衣食并获取各种基本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住房、清洁水、信息。儿童的最低社会保障主要集中于以下目标:保证儿童不挨饿、获得充足的营养,减少儿童营养不良比率;保证适龄儿童能够上学,面向中学教育普及,六岁以下儿童在所有情况下均可获得免费医疗,100%无依无靠的孤儿得以在社保机构获得照顾或者由个人、家庭领养。孤儿领养人从儿童关爱基金(源于国家财政和其他社会化资金)获得领养补助。
第三,针对老年人、残疾人、无劳动能力人的社会保障。老年人和残疾人是因为健康状况而没有收入来源的人群。部分老年人因为劳动时间内缴纳保险而拥有养老金。对于没有养老金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障通过社会养老金或者社会救助来保证这一人群的最低收入。这一经费来源于社会养老基金、国家财政的资助和各种社会化资金、其他非财政资助。越南老年人没有养老金的比率很高(超过50%),所以立即提供社会养老金或补助金是不可行的。因此,社会保障模式今后创新的方向是按照路线图结合国家财政的资金保障能力和民间资金来扩大社会救助面。与此同时,需要提高退休年龄并鼓励老年人从事符合健康状况的工作,以便获得更多收入、锻炼身体、过着快乐而有益的生活。
第四,针对贫困人、失业者或不充分就业者的社会保障。这是有劳动能力但没有或不充分就业或就业不足以保证生计的人群。基本社会保障会通过提供失业补助金等补助方式来协助他们在没有就业或收入不够的时候获得收入保障,同时支持他们寻找就业、转业以获得收入或者自雇谋生。然而,针对这种对象的社会保障需要严格限制和管理,以避免滥用和依赖的状况。
实际上,第一层基本社会保障主要集中于不能保证基本生计的孤儿、贫困户、没有养老金的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本质上,社会保障模式的第一层针对就业支持和减贫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基本社会服务供应体系。
对于有劳动能力人,出现风险或者退休时的收入保障属于第二层和第三层的社会保障。
在第二层,社会保障基于劳动者强制性或者自愿性的贡献。第二层的支柱是基于员工和雇主贡献的社会保险系统。据此,所有员工和雇主按规定的额度缴纳社会保险,并在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生育而失去收入等情况或退休后获得社保待遇。社保待遇水平一部分基于贡献的水平,一部分基于不同参保对象之间共享的原则。缴纳—享受的制度确保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强制性与自愿性社会保险之间的公平。除了社保待遇,这一人群也经常获得条件来享受基本和升级的社会服务,失业时获得就业帮扶,不幸遇到风险时获得社会救助。
如果第二层基于固定额度的强制性和自愿性社会保障,那么第三层是希望获得更高社会保障的个人和家庭的“升级版”社会保障。个人和家庭可购买更多社会保险,以便在年老时获得更高养老金;或购买补充的医疗保险以获得更好的照顾。他们也可以按照社会化的方式作出贡献,以获得良好社会服务。
在此社保网之下,所有民众都获得最低的社会保障,所有人都获得收入保障并获取基本社会服务。这就是建设越南为民惠民经济的基础。(完)
---------------------
(1) A. P. Butt, J. Remme, L. Rost, S. A. Koissy-Kpein “Exploring the need for gender-equitable fiscal policies for a human economy: Evidence from Uganda and Zimbabwe”, Oxfam Research Reports, 2018
(2) ILO: “Facts on Social Security”, ILO.org
(3) C. Arnold, T. Conway and M. Greenslade: “Cash transfers Literature Review”, London: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11
(4) Barrientos: “Social protection and poverty.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Geneva, 2021, pp.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