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领导管理文化若干准则及其建设任务的几点建议

黄志宝 博士、教授
高级专家、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原委员
03:32, 05-11-2023

(共产主义杂志)领导和管理文化对于促进、调整和提高活动质量和效率以及系统组织和运行效率,同时限制社会变动的负面冲击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新时期,很有必要制定并推行领导和管理文化准则。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会主席王廷惠与北宁省顺成县人民 _图源:越通社

在革新和融入国际的事业中,越南正在努力建设以民族、人文、民主和科学为特征的先进的、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文化价值观和准则,包括领导和管理文化,反映着这种独特的价值体系。也可以理解这是原则和标准。作为主体的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领导管理文化的准则也遵循和体现这些准则。

八十年前,越南共产党的《越南文化纲要》将民族—科学—大众确定为越南文化的基础。

胡志明主席强调,文化必须照亮国民前进的道路。 文化存在于经济和政治之中。他老人家还主张要让政治扎根于民间生活。为此,政治必须成为政治文化。 他老人家伟大而现代的思​​想出现在历史的转折点,即全民族决心保卫独立和自由,“宁可牺牲一切,绝不能亡国,绝不做奴隶”(1。1946年11月24日在河内大剧院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文化会议的讲话中,他老人家明确指出:“越南新文化必须以人民和民族的幸福为基础,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点,创造越南文化,让新文化把腐败、懒惰、虚荣、奢侈纠正过来,让每个人都有独立自主的理想”(2。新的越南文化必须有能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一切优点,丰富和增加民族文化的活力;同时,越南文化也必须以本民族的精髓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那是关于改革、创新和融合,利用文化涵化来促进发展的思想。越南的新文化必须展现活力,抵制虚荣、奢侈、官僚主义和腐败。 因此,政权和社会建设中的民主实践必须包含文化实践,特别是领导管理文化的实践,必须以领导者和管理者队伍为先锋与核心来实现文化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从领导管理文化准则的角度,实现文化的动力和目标的作用。

将胡志明文化和人民思想作为发展信息,以此为基础确定领导管理文化准则,具体如下:

第一,关于学问和学识的准则。

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注重务实性、实用性、理论思维水平、视野和创新能力、随时创新、主动参与创新、支持民族创新和发展的态度和行动。要以身作则,反对教条主义、保守主义、惰性和停滞,同时反对极端主义、虚无主义、逃避现实、否定传统,反对作为对外部依赖的新教条主义,这是很容易陷入失去特色和方向,特别是政治方向的风险。学问和学识必须转化为方法,养成终身自学、自我培训的习惯和需要。要时刻“更新”自己,推动社会创新。必须以工作效率为衡量的尺度。

实学才有实力。有实力就有实才和实德相结合并注重实业。必须具有实践能力,深入掌握理论以便运用理论。紧密联系实践以验证理论并发现新理论。以胡志明主席为榜样,懂得运用理论作为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领导和管理中,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衡量领导和管理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使情况向好的方向改变,对人产生影响,对工作和环境产生溢出效应,使得民众满意。不要把学问、学识与学位等同起来,更与文化等同起来。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学问和学识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必须能够与国际水平看齐。必须适应“全球公民”,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具有全球视野,适应国际一体化,创造性地探索越南的发展道路和方式。

第二,关于道德、生活作风和人格的准则。

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四种美德:勤、俭、廉、正,特别是廉和正。必须在道德上成为模范,有勇气和定力抵制名利的诱惑,表现为不正当的金钱、地位和权力。 正因为不廉、不正,而导致不明,失去名誉和气节,不但不能为他人树立榜样,反而会刺激和培育下属的不良习惯,导致干部败坏、机构和制度弱化,最终损害民众并失去民众的信心。这是最大、最危险的损失。领导者和管理者如果没有坚实的道德和尊严“基座”,那么腐化变质,导致权力异化和事业崩溃,在所难免。 道德、生活作风和人格准则必须被视为重中之重,是所有准则的根源。它一定是领导管理文化最典型、最突出的内容。 才华可以使人敬佩,道德可以使人信任。德才兼备者,才配当领导者和管理者。

中央到地方、基层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定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让干部、党员、公务员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着想。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不能停留在宣言和口号上,而必须转化为行动,在生活中带来实际效果,让全体人民都能直接感受到,每天享受到成果和实惠。 这是衡量人民评价和认可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能力、素质、勇气和声誉的综合指标。

三是开拓、模范、担当的准则。

胡志明主席说,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最让人民满意的领导方式,“党员先行,民众随后”。 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成为党员和群众的模范、先锋。 从道德、生活作风、对人民的态度、举止等各个方面成为模范,坚持尊重人民、“对人民敬重和礼貌”。各项工作做到模范带头,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树立自我批评和批评的榜样。诚实谦虚。言行一致,而且一般是是少说话多做事。在亲民风格上树立榜样,永不远离民众、不官僚、更不腐败。干净指的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所有美好的、透明和“光明正大”的。毕生践行“以公为上”。为了建设一个团结、公正、民主、平等的集体、单位乃至社会环境,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凝聚力量、培育运动,动员人民群众的一切力量、创意和创造力;一旦干部做好榜样、诚实、敬业、付出,广大群众就会追随、效仿,过上健康积极的生活。民主-创新-改革使得内部和社会上产生积极活力。为此,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敢想、敢说、敢干,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应对困难,立志以纯粹的目的和动机进行创新,为人民服务。在当前形势下,面对新的发展要求,领导管理文化的准则更要求注重先锋、模范、责任。

四是关于自我修养、自我批评和批评的准则。

这是有文化的领导和管理的行为准则。终身自我修养,首先要在学问、专业、业务等方面为大家树立学习和自学的榜样,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发展、走向变革,“破旧立新,兴利除弊”(3。如果自我批评能诚恳、有力地进行,那么批评别人才能有力和诚实,而且“要有彼此关爱的同志情谊”(4。通情达理,和谐 。他老人家告诫干部、党员,今天是领导者和管理者,首先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5。要有一颗利他、善良、宽容的心。 “批评事,而不批评人”(6。 批评为了团结,合作为了共同担当,“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地维护党的团结一致”(7

五是关心人民、增进人民福祉的准则。

幸福就是领导和管理为民惠民、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一切努力的同心圆。 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对每个人,特别是下属,表现出周到、体贴和同情。 有爱心,时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为人们着想、关心。坚决、严格,但仍然宽容、慷慨。 领导和管理风格必须让人信任、充满希望、感受到公平和前景。 通过文化行为,人们有了信仰和希望,并因受到公平对待、鼓舞和激励而相互依赖。 得益于实践的文化准则,领导者和管理者受到社会的信任、信赖、支持和追随。文化准则帮助领导者和管理者形成文化人格,为社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精神动力。

上述五项领导管理文化准则,是确定领导管理文化建设任务的重要启示和方向。

一是要在防止社会道德败坏、滑坡方面找到突破口。 从每个人特别是干部、党员、领导者、管理者的自觉性、认知、良心、荣誉感中实现突破。创造批判性舆论,谴责那些邪恶丑陋的、麻木不仁的,弘扬、鼓励和保护正确的、优良的、进步的,鼓舞并学习新的因素。

突出法律的地位,严惩消极行为、弊端和罪犯;振兴教育、振兴道德、振兴文化。 落实胡志明主席的指引,鼓励好人好事,竞赛就是爱国,弘扬朴实而高尚的榜样。加强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道德教育。 在党和党委内部进行自尊心和荣誉感教育。要把道德内容写入党章并坚持教育,通过严格的规定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来进行党的建设整顿,形成可运用和践行的领导管理文化准则。

二是将领导管理文化准则的内容纳入高校系统的培训课程。通过国民教育体系的培训课程、中央到地方党和军队、公安、各政治社会团体的政治培训课程来培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年轻有为、德才兼备、有前途的领导者、管理者,高度重视战略级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

三是根据胡志明思想和遗产,统筹有关领导、管理文化准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在社会上首先是在党内建设健康的文化环境。(完)

---------------------------------

(1)胡志明全集:真理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 年,第四卷,第534页

(2)胡志明年谱:真理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6 年,第三卷,第321页

(3)胡志明全集:同上,第二卷,第284页

(4)胡志明全集:同上,第15卷,第611页

(5)参见:胡志明全集:同上,第二卷,第280页

(6)胡志明全集:同上,第五卷,第272页

(7)胡志明全集:同上,第15卷,第611页

文章来源:《共产主义》杂志2023 年 10 月第10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