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继续有效落实有关医疗卫生的各项国家目标计划(*)
(共产主义电子杂志网)为了促进越共十一大决议中有关医疗卫生领域的决策落实到社会生活,越南卫生部门已朝着越共党决议指出的方向努力实现行动计划。其中,有效落实各项国家目标计划被视为卫生部门着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重任。
.jpg)
卫生部部长阮氏金进。图片来源:越通社/越共电子报
有效展开有关医疗卫生的国家目标计划有助于及时防治和驱逐危及社会的一些疾病,保护全民健康,提高全民体质。然而,获取成果的同时,医疗卫生领域的各项国家目标计划仍存在一些不足且薄弱之处,因此必要继续加强展开力度并出台突破性的更有效的强有力措施。
关于国家目标计划,政府责成卫生部对16项计划中的4项进行管理。其中包括2012—2015年阶段的16个项目和1个组成提案,具体是有关医疗卫生的5个项目、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的3个项目和1个提案、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6个项目以及有关防治艾滋病等4个项目。
国家目标计划开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为了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医疗卫生部门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世界各国卫生部门均特别关注的一些重要指标。譬如,越南已提前3至4年完成减少一半营养不良(低体重)的五岁以下儿童的目标。接受麻疹疫苗接种的一岁以下儿童比例从1990年的55%增至2005年的97.1%,同时连续多年保持该比例在90%以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孕产妇分娩时受到医疗协助的比例从2005年的55%增至2007年的97.85%并从2007年至今一直稳定保持96%。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管理和监控的孕妇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能够享受越来越好的保健服务。这一数字在近五年来明显改善,从2006年的84.6%增至2010年的95%。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0年的51.2‰降至2011年的23‰。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年满1岁前死亡的婴儿比例从1990年的23‰降至2010年的12‰。
越南继续成功维护根除脊髓灰质炎和新生儿破伤风的成果。卫生部门已为婴儿和妇女进行预防肺结核、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炎、由Hib感染的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霍乱、伤寒等危险的传染性疾病的11种疫苗免费接种,成功实现并维持通过广泛接种来根除、消除和减少各种疾病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以及不断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提高接种服务质量等结果,监测并基本控制可通过疫苗预防的传染性疾病。在各省市范围内一岁以下婴儿充分接种所有疫苗的比例达90%以上。
有关疟疾防治工作,与制定千年发展目标的2000年相比,截至2011年,疟疾患者数量减少了84%以上,死亡病例也减少了90%以上。截至2011年,疟疾患者比例为每一千人口有0.52名患者,死亡病例仅为每10万人口有0.016死亡病例。与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相比,到2011年,越南在持续10年时间内实现了每年患者及死亡率前所未有的降幅。
军民结合医疗的项目模式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结果。卫生部门已为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边境地区、偏远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和海岛、国防安全重点区域的171个医务所进行投资,为167名边防医务人员以及作为特困地区本地人且在义务服兵役后成为乡村医务人员的数百名战士培养并增进产科、儿科及公共医疗的知识。每年,卫生部门已为中央医疗机构的数千名医疗干部及各地方的数十万名医疗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增加了参与国家目标计划相关工作的力量。
有关艾滋病,越南已成功实现将艾滋病感染率控制在0.3%以下的国家战略目标。越南所提出的目标是于2015年遏制并开始缩小艾滋病蔓延范围。2012年,艾滋病感染病例比2001年减少31.5%。自2010年起,所有就诊和治疗艾滋病患者均得到应有的服务。仅在2012年,艾滋病患者接受ARV治疗比例为60%(相当于72711人)。
服务于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设备配备等工作得到注重。截至2012年12月31日,63所艾滋病防治中心中的43所已经或正在投资建设,其中的13所中心(占30.2%)已经完工,68.3%的中心正在根据卫生部规定的清单投资配备必要的设备。50%的省级艾滋病防治中心已经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从事防艾工作的干部队伍在组织方面日益完善,同时还得到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地从事防艾工作的干部为14954名;其中,具有本科大学以上程度者占32.7%,具有大专和中专程度者占66.6%,高中文化程度者仅占0.7%。
在食品卫生安全领域,在2010—2012年阶段里,有关食品安全计划落实结果均能完成既定指标。在行政管理方面,自2011年以来,卫生部颁布了有关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多项实施条例。已经颁布的文件已为监控越南目前“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基本完成了强有力的法律框架。以丰富的形式、合理的内容、广大的覆盖面维持不变的信息宣传和教育工作在社会中对不同对象产生影响,创造积极转变,提高不同对象对食品安全的认识。2012年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76%的生产者、73%的经营者、65.8%的食品消费者、94.8%的政府领导管理者以及85.6%的企业领导管理者对食品安全拥有正确的理解。专职干部培训工作得到关注、投入和加强,特别是为从中央到基层的约1000名干部进行了培训并授予专职监察员资格证书。
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网络的工作基本完善。全国63个省及直辖市成立了食品安全分局和农林水产质量管理分局。食品卫生安全跨部门指导委员会已在100%的省市、99.6%的郡县及99.4%的乡坊成立。
监察、检查工作受到各级人委会的积极关注和指导。各部门、行业和地方在处理和克服有关食品安全事故之行动保持了密切沟通协调,并带来积极效果。通过这一努力,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对执行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意识得到改善,2011—2013年阶段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比例为21.1%,低于2010年25.7%。
食品中毒,尤其是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品中毒状况比往年所有下降。自2011至2012年,食品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平均比2010年分别下降10.8%、10.6%和67.2%。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事件起数比2010年下降35.2%。仅仅2013年上半年,中毒事件减少4起,中毒人数减少620人,死亡人数减少4人,特别是发生在家庭、学校和集体食堂的食品中毒事件在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上均同比明显下降,有助于减少相关费用并带来积极的社会意义。
可以肯定说,国家目标计划的相关医疗卫生项目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机构指导、分级管理、组织运营及相关活动展开日益到位。卫生部肯定了其作为各项国家目标计划活动协调中心的指导作用。成立计划指委会、项目管委会,部署总体协调部门等均被慎重、科学的研究,并严格遵守国家目标计划相关管理规定,因此,国家目标计划的相关医疗卫生项目在疫病防治和管理工作中获取了许多积极结果,有助于确保全民健康;诸如:100%的省市达到消除麻风病的4项指标、全国50%的市县持续五年没有麻风病新增病例,完成既定计划、着力遏制耐药性结核病蔓延,将接受耐药性结核病治疗比例从2011年的25%提升至2015年的55%并保持十分可观的态势、将登革热死亡率控制在0.09%以下、将癌症早期发现率提升5%至10%并减少一些癌症的死亡率、对通过筛查发现的60%早期糖尿病患者和50%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巩固医疗网络以实现2015年100%的省级医院设有内分泌科的目标、维持和巩固各省市的预防网络并针对每个单位的干部人数进行规划编制以做好预防工作,旨在在每户家庭、每个居民区减少患病率等。
有关军民结合医疗工作,已有70%的岛县受到技术及基础设施协助,边境、海岛地区的100所医疗机构得到升级改造,70%的医疗预备队和机动队在需要时可随时执行医疗任务。2013年初,共有国防安全重点区域、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和少数民族生活区、海岛和灾区的民众10多万人次受到诊疗服务,完成既定计划。
国家目标计划协调活动的突出成果是,针对所有项目开办从中央到基层的专业培训班,不断提升受训人数和培训质量并保持各级医疗机构的经常性培训活动。一些省份还成立了服务于干部、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培训、指导中心。教育和宣传工作被视为国家目标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因而获取了许多具有铺平道路意义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提高社会意识和认同。数百万个传媒产品陆续出炉,而且产品的时长、涉及面和形式,经过不同的项目和计划持续逐年增加,涵盖标语、海报、传单、手册、广播电视节目、报纸、宣传资讯等类型。各传媒项目所取得的成功有助于大大改善各地方干部、人民对防治疫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高社会人力资源质量等工作的认识、态度和行为。
有关人口及计划生育,国家目标计划相关目标的落实结果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成就。在2006—2010年及2011—2013年等两个阶段内,人口增长率均低于既定指标,其中2011年和2012年平均人口总量分别为8784万、8878万,2013年的人口总量约为8957万,而到2015年越南人口总量预计为9130万(预期目标是9300万以下)。自2011至2013年期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1.05%,预计到2015年人口增长率约为1%,达到既定目标。
2011年和2012年的生育率分别为1.99和2.05,2013年生育率预计为2.02,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预计到了2015年,每名妇女平均生育1.9胎,完成既定计划目标。
自2011至2012年的两年之内,粗出生率的降幅为0.2‰,平均每年下降0.1‰。预计到2015年,粗出生率将达16.6‰,达到粗出生率年均下降0.1‰的目标。生第三胎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15.1%降至2011年的14.7%和2012年的14.2%。
在2011至2013年的阶段里,干预提高体质方面人口素质的模式继续试验展开并得以扩大,2011年和2012年孕妇产前筛查比例分别为1.5%和3%,预计2013年的比例为7%,到2015年该比例将达到15%,超额完成既定指标。2011年和2012年新生儿接受筛查比例分别为6%和10%,预计2013年该比例为18%,到2015年该比例可达25%,超额完成既定指标。
“婚前健康检查和咨询”模式自2010年起在497个乡和指定学校展开,到2013年已扩展到1464个乡、学校。2012年,为2%的即将结婚者进行婚前体检和咨询。2013年,该比例约为4%。预计到2015年,该比例将增至10%左右。
23年来,越南已积极投入人口及计划生育项目,给国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若干不足之处和缺陷
虽然获得许多巨大的成功,但实际上有关医疗卫生的各项国家目标计划仍遇到许多要努力化解的困难,尤其是因各区域的特殊、地理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不同产生造成的障碍。病人及其家属的自卑心理也影响到各个项目在治疗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医院的基础设施较为匮乏、落后。县级医院未能满足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如:没有麻醉急诊科、药科、感染控制科、营养科等。此外,对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尚未与此类疾病给实际生活造成的负担相应。
在艾滋病诊疗及防治领域,目前援助资金有可能呈快速下降趋势,国家投入的资金增多但其所占比重不大。许多地方尚未主动且优先为开展这一疾病防治工作投入经费。未来阶段,该计划投入维持宣传活动、减少艾滋病伤害及扩大其治疗举措等的财政能力薄弱。
国家目标计划2006至2010年的一些指标难以完成,如:省市级从事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人员接受专门业务强化培训的比例较低;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卫生安全的国家技术标准及法规,经费投入有限、年度财政预算审批缓慢、给食品安全保障活动的展开进度造成不小影响,检测体系的设备投入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从事这工作的干部、技术人员队伍的检测能力未能满足要求,收费机制不透明,食品卫生安全检测活动的社会化未得到推进。
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又出现新的问题且还有许多挑战,因为生育率的变动复杂难测且始终处于有可能回升的状态,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数量继续猛增,预计将在2020至2025年期间达到极限,全国63个省市中仍有占总人口34.4%的29个省市未能达到生育更替水平。若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恐怕生育率很容易反转回升。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是新生婴儿性别比例(即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目)异常地猛增。该比例通常介于103和106之间。经过以往的三次人口普查,新生婴儿性别比例已从1979年的105增至1989年的106和1999年的107,但从2006年至今,该比例持续猛增,从2006年的110增至2007年的111和2008年的112。国际专家们认为,新生婴儿性别比例通常在越南等具有偏于喜欢生男孩的相同文化的国家上升,但像越南如此迅猛的增速是前所未有的。若不采取积极措施,性别失衡问题将给社会安全秩序带来不良影响。
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很值得关注。在世界各国,这一问题要经历好几十年才会发生,但在越南,自2005至2008年仅仅三年时间,人口结构已出现从趋于年轻转向老龄化阶段的危机。所以说,越南未给适应人口老龄化阶段做好准备,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人口素质总体上看仍较低,新生儿患有由于遗传原因所导致的先天性畸形的概率多达3%且呈继续增加趋势,其原因是生活条件、危害环境、战争遗留的有毒物质、生活作风或落后的风俗习惯等。如不在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工作上采取防治措施,这一概率有可能将猛增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后果。世界各国自50多年之前已为提高人口质量而进行了孕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等,但在越南,这一工作在5年之前才开始试验展开。
提高国家目标计划落实效果的若干措施
面对上述困难、挑战和不足之处,为了推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展开工作,在行政管理方面上,医疗卫生部门确定未来要继续加强卫生部、中央和地方各项计划指导小组的领导作用,巩固和完善分级管理体系,明确规定中央到基层的计划中参加、协调的个人和单位的职能和任务。加强为各项目标计划提供设备、药物及人力等活动。继续为地方医务人员队伍进行专业强化培训,让他们能够担任业务工作、组织各项活动并发挥表率作用、推广良好模式等。扩大国内各种模式的经验交流、学习观摩活动,参观借鉴地区及世界各国模式的活动等。此外,继续为医疗卫生国家目标计划的各种国家财政资金增加投入。继续研究并扩大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合作模式,试点展开医疗服务特许经营模式,扩大各种在基层医疗人员的直接指导和咨询下进行的非住院治疗模式。加强研究和学习有关多耐药性疾病患者治疗的国际经验等。
与此同时,应继续推进社会中的信息宣传和教育活动。实现各项计划传媒类型及其工具多样化。逐步同教育部门协调合作将疫病防治和健康保护教育纳入各教育层次学生教学内容中。通过研究打造国家目标计划的网站扩大利用因特网的宣传渠道。继续朝着深度革新宣传内容,确保在社会中开展可持续的宣传模式。
具体是,在艾滋病防治及患者管控和治疗方面上,截至2013年6月30日,存活的艾滋病病人数量为214795名,艾滋病死亡病例为65401人。艾滋病疫情继续蔓延到100%的省市、98%的郡县和78%的乡坊。因此,未来越南应继续增加投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此外,越南应致力于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内容纳入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增加地方财政投入以实现对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专职干部及合作者的津贴制度。
在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同各新闻媒体单位保持协调合作,继续对人民群众宣传并普及食品安全保障知识,继续增加投入该计划的国家财政经费。此外,继续提高监察、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益,集中严格处理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行为,特别是在县级和乡级范围大力展开,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违法违规人员等。跟踪并及时处理食品安全事件,但也应避免民众因缺乏信息而导致误解、困惑,给当前广泛融入国际社会背景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不利等情况。
有关人口及计划生育的国家目标计划,应继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认识以及加大整个政治体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旨在避免懈怠、误解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再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目标而只是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等状况。
医疗卫生部门的高度政治决心和努力以及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的共同参与,一定为有关医疗卫生的各项国家目标计划朝着越共十一大决议所确定的方向完成既定目标创造扎实的基础。(完)
----------------------------------------------------
(*)已刊登于《共产主义》杂志2013年10月第8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