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杂志)历经85年建设与成长,我党始终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越南的实践当中并发展下去。在经济领域,党通过实践并在总结越南的实践和特点基础上很好地处理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全球普遍性的问题和具有国家特殊性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今天胡志明市的一角。图片来源:越通社

革新近30年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的重要成就

经过近30年的革新事业,自1986年越共六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越南已成功地从高度集中的官僚机构制定分配供给之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推动越南走出欠发达状况,步入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之列,同时形成了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必要基础设施系统。经济体制,特别是法律体系和管理组织机构朝着进步、合理的方向不断得到建设和完善。对外和融入国际社会工作得以广泛有效展开。社会上的民主继续得以提升。政治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得到保障。

从一个90%人口从事农业的落后农业经济体,我们建设了逐步满足工业化、现代化事业的技术、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为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发展创造环境,多年来社会投资总额始终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以上。与革新前时期相比,国家面貌有了许多变化,经济增长率相当,经济实力和规模增加(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人民生活逐步得以改善,同时为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创造出发展需求和动力,企业和企业家队伍真正成为了实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路线的重要力量。

关于经济增长,在革新的近30年时间内,越南经济达到了远高于革新前期的增速,并跻身世界高速增长的国家行列。经济规模高速大幅增长,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达1840亿美元。自2008年起,以1047美元的人均实际GDP水平,越南走出了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行列,步入了中等偏下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之列。仅在2011-2013年期间,增长模式出现了从广度向深度的初步转型,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投资资金的利用效率得以改善,增量资本产出率从2006-2010年阶段的6.96降至2011-2015年阶段的约6.5。生产力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许多进步。增长质量在一些方面上得以改善,生产技术水平在一些环节上得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2011-2015年阶段增长的贡献率约达24%至25%。加工业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开采工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电力消耗下降。三个战略突破口的落实取得了初步结果。宏观经济基本稳定。2011-2014四年间的平均增速达5.82%,高于东盟各国同期的平均增速(1)。2011年的平均GDP为1517美元,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1749美元、1908美元和2028美元。通胀得到抑制,通胀率已从2011年的18.13%猛降至2012年的6.81%、2013年的6.04%和2014年的约3%。

长期以来的革新努力助推投资环境持续得以改善,从而引进越来越多的投资资金投入发展。社会投资总额及其与GDP的比例持续增长并保持高位,其中2004-2009年阶段高达40%以上,属于全世界投资水平最高的国家行列。2014年落实的全社会发展投资总额(按目前价格计算)达1200万亿越盾,较2013年增长11.5%且相当于GDP的31%,其中国有单位的资金达468.5万亿越盾,占38.4%且增长13.6%;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资金达265.4万亿越盾,占21.7%且增长10.5%。

经济结构初步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型。产业结构朝着农业比重下降、服务业和工业比重上升的方向转型。经济成分结构继续朝着发挥各经济成分的潜力和多种所有制形式交织并存的方向转型。劳动结构出现积极转变,并与经济结构转型过程相结合。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出口总额猛增。越南的大米、咖啡、橡胶、胡椒、纺织服装等一些出口产品出口量跻身世界前列。出口朝着工业产品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农业产品和初级原料产品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的方向转移。各行业和地方逐渐走出了在挖掘本行业和地方比较优势基础上部署发展方向中茫然失措、停滞不前的劣势。形成了作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各重点经济区。发展各种经济集中区、工业集中区,旨在引进投资资金,同时形成与加工业相结合的农作物、牧畜专业化产区。

总体上看,各经济行业和领域均有较快发展步伐。工业和建筑业维持增长速度,科技成就应用开展速度得到改善。工业产品日益多样化和优质化发展,逐步提升竞争力,确保经济体的供求,坚守国内市场并扩大出口市场,更注重投资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得到投资的电力、石油、电信等行业的诸多大型工业工程是革新近30年工业发展的证明。越南国防工业有了现代化发展步伐,许多优质的军民两用产品相继问世,为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农业、农村工业化、现代化有了重要的转变,从水稻单一种植、低产量和严重匮乏转为大米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还大量出口,跃居世界第二位,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咖啡、橡胶、胡椒、水产品也大量出口国外,跻身世界前列。各服务行业更加多样化发展,更好地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旅游、邮政、电信行业高速发展,服务、金融、银行、法律咨询等行业朝着进步、高效方向发展。凭借正确的经济发展路线并越来越深地融入地区和世界经济,特别是在越南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越南贸易总额迅速增长,截至2014年越南进出口总额超过了3980亿美元。国内市场的规模、空间得以扩大和快速增长,商品种类丰富多样。

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结合的国家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关注并带来初步结果。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电力、通讯、电信、水利、城市、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国家面貌与革新前时期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特别是高新技术取得了进步,为初步转向知识型经济建设创造前提。

历经近30年的革新,国家在完善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中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就。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发展思想、路线已被体制化成为法律,为经济体运营取得成效创造法律框架,帮助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且有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和调控的市场经济。在实行革新的近30年间,我国三次修改和颁布《宪法》,修改和颁布150部法律、70多条法令。最近,国会通过了2013年版《宪法》、《土地法》(修正案)、《公共投资法》,其他许多重要法律文件也已经和正在得到修改、补充或颁布,旨在完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并促进增长模式转型、经济结构重组。这些文件基本上已为形成和促进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创造了法律依据。那就是肯定有着多种所有制、多种成分和多种分配形式的经济,肯定同步发展各种市场因素和通畅运行各类市场的原则,肯定国家按照市场机制的各项原则管理经济的原则,肯定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中实现社会进步与公平的原则,肯定对外开放、融入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原则。

经济革新近30年的实践也肯定了各经济主体在国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自由经营和依法竞争:一、国有经济逐渐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系统逐步按照《企业法》规定得到重组和股份化并且数量锐减(2)。集体经济初步得到革新,各种新型合作社形式更符合市场机制。私营经济在数量上迅速增长,逐步提升经营效果,解决就业,为GDP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外商投资经济得到鼓励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解决就业和出口作出重要贡献;二、各社会职业组织不断发展并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供应活动并在保障若干公共服务中取代了国家机构;三、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逐步得以建设并日益体现越南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定向作用。国家管理组织机构已经和正在朝着精简的方向得以调整,经济的行政管理职能也被更加准确地重新认识,在认识和现实中得以革新,使之更符合市场机制。从事经济行政管理的干部、公务员队伍也逐步得以建设,其质量、水平、能力和品质得以提升。

经过近30年的革新,越南逐步充分、全面形成了各种市场因素和各类市场,基本通畅运行,并与地区和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商品和服务市场在规模、国内和国外商品市场结构、贸易和服务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竞争力度上取得了发展和完善。国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最近15年,零售贸易的平均增速始终比同期GDP平均增速高出一到两倍。金融货币市场的发展较为强劲而活跃。除了来自银行的融资渠道之外,证券市场已经初步形成,有助于实现融资来源多样化。同时,保险市场的活动也为稳定生产和居民生活、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筹集资金作出积极贡献。房地产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许多技术和社会基础设施较为同步的住宅区、新城区项目问世,为基于工业化、现代化方向的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劳务市场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劳动力供应来源较为充足,并且高速增长。15岁以上的劳动力从2010年底的5051万人增至2013年底的5365万人和2014年的5380万人。科技市场正在形成和发展,技术交易数量和价值近年来有了明显的增长。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市场,特别是医疗、教育市场有了新发展,动用了国家财政之外的资源参与。一些市场已经出现和发展。

在革新近30年间,经济增长基本上同文化发展、人的综合培养、社会进步与公平、资源与环境保护保持和谐结合。社会民生基本得以保障,社会民生和社会福利体系的发展较为均衡,特别是在减贫、解决就业、开发社保系统、国家有功者优抚和社会救助政策、全民医保政策等为民众在文化、医疗和教育方面上享受更多好处创造条件。在国家财政收入由于经济衰退而下降的背景下,投入社会民生的国家财政支出仍逐年增长。在2006-2010年阶段,投入社会民生工作的国家财政经费约达471万亿越盾,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支出的20.1%。到了2011-2013年阶段,投入社会民生工作的财政经费约达913.4万亿越盾,占财政总支出的34.1%,较2006-2010年阶段增长0.7倍。越南的人类发展指数逐渐提升,到2012年在18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27位,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这些成就得益于党有关发展市场经济的正确认识和理论思维革新,决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明确发展经济是核心任务,坚持领导、指导实施有关经济的各项决策,受到人民群众赞同支持和积极参与实施。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调控更切合实际且取得成效。国家通过法律、战略、规划、计划、政策以及各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必要经济工具和物质力量来管理和调控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体制,营造宏观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克服和限制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扩大和发挥经济领域的民主,更好地实行人民在经济方面的当家作主作用。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领导作用和领导内容及方式日益明显,据此已明确继续革新经济思维、提升各党组织的经济领导能力、加强对发展经济的领导和检查。

推动经济向广度和深度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除了上述所获成就,我国经济在实行革新近30年后仍存在不少有待克服的缺陷和薄弱之处。法律、机制、政策体系尚未完善和配套,质量欠佳,颁布进度缓慢;宣传、普及、执行法律和确保严明纪律、法律等仍有许多不足。经济结构转型缓慢。经营自由权尚未得到充分尊重,经营环境未能真正确保所有经济成分的企业之间公平、健康竞争。企业加入、活动和退出市场还遇到许多障碍。一些必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尚未真正遵守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运行规律。企业管理不到位,达不到国际标准、未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企业,包括许多国有经济集团和总公司尚未充分体现国有经济的核心力量的作用,生产经营活动效率低下、导致浪费和损失。集体经济在许多方面上存在长期薄弱状况。私营企业普遍是小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未能满足科技转让特别是高新技术、源头技术以及先进管理水平转让的目标、要求,大部分从事开发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企业仅仅面向国内市场。官方开发援助利用和公共投资效率欠佳。一些市场因素尚未同步发展,各类市场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还有限且存在不足,宏观经济的稳定未具持久性,经济体的独立自主性不大,还较多地依赖一些外部市场。

如此一来,今后越南经济发展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和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体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并将之与发展知识型经济、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相结合,旨在确保国家高速可持续发展;二是致力于有效落实增长模式革新、经济结构重组,其中以成功实施三大战略突破口为核心,早日克服经济体制、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的“瓶颈”。

这是应给予最大关注的问题,并且完全可以对党和国家未来几年有关增长模式革新、经济结构重组、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完善的总体决策抱有期望。为了实施上述方向,我们建议采取以下若干措施:

第一,关于增长模式,应面向基于提升劳动效率、质量和竞争力的增长模式,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实施方式,把广度和深度合理结合起来,以深度增长为主导方向;二是增长战略,从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的增长转为投资、出口和国内消费同步发展;三是增长动力,必须依靠劳动效率、科学技术和革新创新。为提高质量和效率、提升附加值、快速增进国产化率和有效参与全球价值链推进科研与应用;四是增长资源,在挖掘和发挥内在实力的同时引进和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五是增长目标,应面向长期、可持续发展、实效和造福人民的目标,和谐解决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善待环境、一切为人类、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有关各经济产业结构重组,推进经济总体结构重组要与朝着提升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的方向革新增长模式,确保高速可持续发展、提高每个产业、每个企业、每种产品和整个经济体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相结合。创造发展思维革新中的突破、一贯而同步地展现高度政治决心,以国家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最终目标。以长期眼光和具体路线图在全国范围和每个地方、企业、单位和主要产品实现各行业、领域和经济区的配套、全面结构重组,把经济结构重组中的“总体”与“核心”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有效展开有关公共投资、金融银行体系和国有企业的各核心领域结构重组。完善和补充经济结构重组提案,其中应对增长模式的内涵和组成部分进行量化,指出重新配置资源和调集社会参与的目标、路线图和方式,把经济结构重组过程与融入国际经济过程、工业和服务业结构重组与农业结构重组结合起来。

第三,有关区域经济结构重组,在全国经济、区域和跨区域等规模统一实行战略综合管理和规划。在对比优势基础上进行区域经济结构重组,创建现代化和融入、具备地区和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经济体制,创造增长极和新体制体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建有效的经济区域协调和经济区域互联互通机制。为各地区、经济区,特别是经济特区建设具有地区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制,旨在创造增长极和新体制体验,真正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和全国的火车头和动力,同时为遇到许多困难的地区特别是边境、海岛、西南、西原、西北和中部各省西部更快发展创造条件。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工、分级管理体制,既保障经济体的集中统一,又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应革新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第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旨在加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捍卫国家主权。注重发展石油工业、远海捕捞和渔业后勤、航海经济(海港服务经营、造船和船舶维修、海上运输)、海洋岛屿旅游。出台机制创造海洋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突破口,大力吸引一切资源投入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开发各种海洋岛屿资源。集中投资,提升各沿海经济区的运行效率。

第五,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同时建设独立自主的经济。参与并有效挖掘加入各双边和多边经济自由化协定的经济效益和利益的同时建设独立自主的经济,避免依赖某一个市场或伙伴。核查并完善法律体系,旨在执行签署后的各自贸协定,特别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越南与欧盟贸易协定》。完善有关预防和减少国际争端特别是国际贸易、投资争端的体制(包括法律、组织机构、人力)。为参加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筹备充分的条件。完善有关司法互助的法律,使之符合国际法。(完)
--------------------------------------------------------------------

文章来源:《共产主义》杂志2015年6月第872期

(1)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6.24%、5.25%、5.42%、5.98%,2015年预期为6.2%

(2)2011-2015年阶段国有企业结构重组提案获得批准并积极落实。按照市场机制的股份制改革和非主营行业退资得以推进,其重点放在国有集团和总公司。截止2014年9月30日共重组了6883家企业,其中实行股份制改革4136家

作者:越共中央委员、中央经济部部长王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