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 按价值链组织生产

黎明欢
越共中央委员、农业农村发展部部长
09:45, 20-12-2022

(共产主义杂志)近期在越南,若干生态农业模式得到推行,并取得一定成功。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散漫,尚未融合、形成各种价值链,缺乏生态农业农民团队、合作社。许多生态农业产品,尚未得到认证,没有标签,没有包销企业。因此,为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按价值链组织生产,今后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措施。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范明正视察山萝省梅山县荷罗乡农业产区 ——图源:越通社

生态农业及其在农业中的作用

越共十三届五中全会2022年6月16日“关于至2030年、展望2045年农业、农民、农村”的第19-NQ/TW号决议继续强调农业、农民、农村在革新、祖国建设保卫事业中的作用。农业、农村工业化、现代化被确定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首要任务之一。国家的资源必须继续优先投入农业、农民和农村。确保农村与城市,各区域、地方之间的协调发展,密切统筹工业、服务业与工业之间的发展,统筹好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基于生态农业、现代农村和文明农民方向的城镇化过程。

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正确指引,越南充分挖掘了热带农业的优势,继续发展并保持增长,朝着以越来越高的规模、效率和质量来生产商品,发展各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的方向实现转型。农林水产品出口不断增长,使越南成为世界农产品大国之一。与此同时,农业在为国家工业化过程提供输入性资源和要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11-2020年阶段,农林水产业GDP增速年均达2.83%,2020年农林水产业GDP(2010年可比价格)相当于2010年的1.32倍。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一系列成就,但农业增长的质量、可持续性和发展方式还有诸多不足;农业发展依靠增加面积、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滥用化肥和有害农药,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农产品竞争力下滑,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生产经营的组织仍依赖小农户,缺乏融合与合作。再者,气候变化愈演愈烈,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加上复杂难测的疫情,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在世界上,向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共享经济转型的大潮愈演愈烈,为的是达到可持续发展和适应、减轻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其他市场风险等目标。各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1是实现长期农业集约化,限制林地改耕地,减少物资利用,减轻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增加土壤腐殖质、增加临时休耕区的植被覆盖或使用覆盖物来助力增加碳储存的主要解决方案。向生态农业转型,主要遵循农作物多元化的原则,助力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保证粮食安全,提供食品安全食品并增强农业生物多样性,改善生产体系对气候变化的复苏能力,从而帮助越南兑现关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2

可见,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能够同时将生态、社会概念和原则运用于农业、粮食和食品体系的管理之中;优化植物、动物、人类和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成效;同时,考虑到建成一个透明、负责任而可持续的粮食、食品体系所需要解决的各个社会方面。

近期越南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在越南,一些朝着生态方向的农业体系得到推行,带来效果,并为农业朝着生态农业方向发展打下基础。这些模式都面向高效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损失和浪费,打造安全、优质产品,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以下是近年来已经推行的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农渔畜(VAC)系统:该模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普遍应用。VAC系统是封闭性的,其不同成分相互紧密联系,彼此利用废物作为输入的原材料。VAC系统是各个环节和成分统一的,投资成本低,符合越南大部分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完备生态系统。这可被视为形式最简单且广泛应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多种VAC模式促成了农民、企业与科学家之间卓有成效的联系。这些模式的产品往往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并且拥有广阔的市场。从一开始农户这样小的规模以及助力保障粮食安全、扶贫济困等初始目标,VAC模式如今在众多农庄和大型企业、经济集团成功发展起来。

稻—虾、稻—鱼系统:稻—虾、稻—鱼结合的生产模式是近年来发展有机农业中的新走向。该模式于21世纪00年代在九龙江三角洲各省出现。在该模式下,养虾、养鱼的副产品将作为给水稻补充营养的肥料;反过来,水稻收割之后,水稻生产的副产品将成为鱼虾的食物来源。凭借这种轮作模式,农作物和畜禽不再需要农药、抗生素,打造出环保的绿色、安全产品,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截至目前,该模式被改成了“香稻—净虾”和“香稻—净鱼”模式。这就是基于知识和地域自然条件的共同创新过程的产物。该模式被评价为带来了成效,如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生产并向市场供应清洁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式是低洼地带、洪涝地区的家庭转移生产、增加收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走向。

农林结合系统:农林结合模式是一种土地利用治理系统,其中,周年生植物、灌木、草木在多年生植物周围或者交织种植,也可与牧草或畜牧相结合。这种结合带来多样性,带来土地利用的效率、利润、生态和可持续性。各种农林结合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往往高于一般的农业系统。因此,众多农庄、农户选择向农林结合模式转型,旨在实现产品多样化、改善生计并适应气候变化的冲击。在越南,多种农林结合的种植方式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其中包括在一年生植物耕作面积上种植豆类植物来减少土壤侵蚀和就地制造绿肥的模式;农作物与林作物结合种植模式;将部分土地用于畜牧的种植模式,与粮食生产、果树和食品植物种植相结合的小规模造林模式;果树与经济作物相结合的模式。

可持续农业景观系统:这是解决环境衰退状况、适应气候变化并提高生物多样性,同时改善粮食和营养领域安全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迄今,出现了多个可持续农业景观模式,如林同、得乐等省份的咖啡景观模式,同塔省鸟栖国家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4F(Farm - Food - Feed - Fertilizer:农场—食品—饲料—肥料)生物安全养殖系统:4F模式是桂林集团研究开发的,旨在通过部署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以封闭养殖系统控制猪肉安全生产等来建立农业生态系统。农庄的废物得到收集和处理,旨在生产服务于种植的微生物有机肥,形成覆盖养殖到种植、作物到土壤的封闭农业生产流程。该模式助力提高经济效益,防范疫情,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系统:这是采用生态农业共享原则的系统。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在越南不断受到投资和重视的模式,形成了对国内外游客的极大魅力以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近段时间,越南迎来了一系列成功实施的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如广南省会安的农业旅游,河内市巴维、莱州省三塘、老街省沙巴的农业旅游等。

有机生产模式:近段时间,各种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也受到关注。种植、养殖、水产领域的许多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得到发展。迄今,越南有机农业模式的生产面积超过了17万公顷。

林同、得乐等部分省份正在开发咖啡农业景观模式。该模式也结合一系列关于高效、多样、地方、社会治理的原则,也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是越南生态农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走向。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可持续的景观模式,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从一开始就参与进来,并随时为农户包销产品。

然而,为按照生态农业的方案去转换粮食、食品和农业系统,仍有诸多困难:

第一,目前,按照生态农业生产的思维尚未流行。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主要集中于增加产量,而没有充分注重食品安全、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土壤健康、农作物健康等因素,也没着重提升产品质量。与此同时,生产未跟上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消费潮流的快速变化。目前,越南的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仅达到17万公顷左右,达到VietGAP、GlobalGAP等可持续标准认证和同等认证的种植面积仅达10%。

第二,投入农业领域,特别是按照生态方向发展农业生产的企业还不多。农业是利润率不高的行业,而且经常要面对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此外,农产品市场也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是阻碍企业参与农业领域和加入农产品价值链融合的因素之一。此外,农业企业主要是中小规模的,其资金能力有限,超过90%的是运营效率不高的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因此很难有能力来推广各种生态农业模式。

第三,虽然消费者对于安全产品、生态农产品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尚未愿意为产品付出相应价格的费用。虽然对益于健康的饮食制度、对饮食结构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消费者还不愿意支付相应的价格,对农业生产与各种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营养和健康的联系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第四,目前,越南按照价值链的生产组织还相对松懈,各种生态农业产品价值链模式几乎仅停留在未得到推广的模式。主要原因是合作对接不够强,缺乏链条中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

第五,促进各种农业生产体系的政策所带来的动力不足以形成针对生态农业以及其他考虑到食品体系外部因素的可持续农业解决方案的平等的平台。

发展生态农业和按价值链组织生产的举措

第一,宣传、改变生产者和社会对发展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认识。

尽管越南出现了一些面向生态农业的模式,但这些原则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这是新概念、新视角。为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首先需要采取旨在改变管理者、农民、合作社和企业认知的传播策略。与此同时,需要改变社会认识来鼓励朝着生态方向进行生产。宣传来鼓励消费者随时接受那些根据生态农业原则生产的产品,鼓励并出台机制、政策来支持企业将生态农业产品推出市场。

第二,推动农业改革创新,强化知识共享来面向可持续、透明、负责任的农业。

鼓励研发、改革创新并采用那些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响下能更好适应的改良品种,同时注重通过农户和基因库等方式收集、保护和开发作为育种材料的本地珍贵动植物遗传资源;通过协助将本地品种开发成特优产品、提高生产经济价值、支持人们坚守农业生产等方式来帮助农民维护各种珍贵作物和畜禽品种。出台技术支持政策和计划来鼓励运用更可持续的生态生产体系(如实践生态农业、精准农业、农林结合、农业景观等等),并在沿海、土壤贫瘠的地区开展专项造林。条件恶劣地区的生产体系投资需要结合各种附带产业(例如产品保存、加工、收购和分配等行业)。发展并试点实施各项鼓励措施来推广适应气候的智慧模式的规模,旨在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助力提高碳储存。宣传和推广各种新技术并结合地方知识来提高生产效率,但也将那些本土经验和技术保存下来。

投资研究各种生态农业多样化模式,基于不同地区、产业的生态农业发展运用技术,并向生产者分享运用的成果和技术,以便推广各种模式。

第三,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评估标准以及生态农业产品认证方式。

这些标准的建立,首先集中于农户的层面,之后可向一个地区、乡或者县推广开来。目前,生态农业评价标准正得到各组织研究并应用于实践。越南需要生态农业相关标准来评估当前的生产体系,从而指引生态农业发展符合越南或者不同地区和产品的条件。

第四,出台政策来支持生产者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

根据生态农业原则发展农业,有可能导致短期内效率和效益下滑。因此,需要出台政策来支持民众实施生产体系转型。建立起社区助农部门参与的生态农业服务生态,对于向生态农业转型过程是必要的。除了为农民培训知识的政策之外,也需要品种、链条对接、生态农业产品销售扶持的政策或者扶持生态农业的优惠信贷政策。

第五,按生态农业产品价值链融合发展。

需要出台政策协助农户按照生态农业模式实现融合生产。通过信贷、税收优惠、支持培训、建立品牌和推广产品等政策来支持企业包销农业出路。研究建立和发展推动安全、负责任、透明农产品销售的计划,生态农业产品推广扶持计划,逐步面向实行生态标签和建立生态农业产品商标品牌。

第六,朝着生态方向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被确定为各地方的方向和任务。

朝着生态农业方向转型的各项目标应被纳入农业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出台符合不同地方条件的路线图和行动计划。将各地方的行动计划与国家粮食、食品体系转型计划结合起来,面向建立国家生态农业计划。梳理中央和地方现行农业政策体系,以结合生态农业目标作出相应调整。(完)

---------------------------
(1)保护性农业、农林结合、农业景观、自然农业、水稻可持续集约化耕作、养殖和种植综合系统、有机种植、综合病虫害管理等
(2)陶世英、黎诚意、周进光:“统筹生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越南《人民报网》,2020年10月29日,https://nhandan.vn/tin-tuc-su-kien/phat-trien-nen-nong-nghiep-sinh-thai-gan-voi-phat-trien-nong-thon-ben-vung-622338/

文章来源:《共产主义》杂志2022年9月第9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