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杂志)越南经济未来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一步增强对全球价值链的融合和最优化外商投资辐射力的可能性。其中,扶持中小型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图:越南民营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

竞争力的不足

自从1986年,越南共产党推行国家全面革新路线,主张发展多成分的商品经济,其中承认民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功,包括推动越南走出了低收入国家之列,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离不开这一经济区域的重要贡献。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其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依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越南成功地发展了全球价值链中的前向关联,但后向关联则不怎么发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经和正在组装和生产相对高档的产品供应给国际市场,而大多数国内企业仍面向国内市场或仅仅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实际上,越南进口约90%的出口价值并依赖于进口原料(1)。

集中增加新企业数量,错过了强化正在运营的企业能力的机会,因此尚未充分利用全球价值链贸易带来的机遇。目前,在越南运营的477808家企业(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数据)当中,大规模企业仅占3%左右,而其余97%是中小型企业,其中近60%的企业规模很小。因为规模小,所以许多国内企业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对国外市场出口或参与全球生产网络。

国内企业在转移到价值链过程中遇到困难,因此造成两层活动独立分开的企业(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换言之,由于缺乏能够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越南民营企业,因此越南的供应链被打破和分割。不同于中国和印度的是越南国内市场不够大来吸引投资,因此应把目标确定为吸引正为整个区域寻找生产中心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此外要打造辅助工业的强大企业来吸引投资商。

越南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中的参与力度低于东南亚地区规模相似的经济体。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ADBI)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36%的越南企业参与生产网络(包括直接和间接出口),而马来西亚和泰国等更发达的经济体达到60%;21%的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而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比例分别为30%和46%。这说明,泰国和马来西亚等经济体的供应链较少被分散,中小型企业更有可能更多获益于外资辐射效应、技术和知识转让和效益提高。

各种不足和薄弱环节的原因

——扶持市场的各种体制运行低效。私营部门在获取资源中遭到不平等待遇,合同及其履行、交易、争端解决和退出市场的机制不够明确有效。对辅助工业企业的扶持政策还零散,没有带来应有的成效。

——各工业集群对接商机的作用有限。世界上,多数工业集群是在供应链的自然关系中发展而成的。这有助于小企业扩大规模,同工业市场、物流基础设施直接沟通以进行出口,因此充分节省投入成本。各种银行、培训、营业扶持服务也在工业集群随时服务,打造出一个挖掘地方竞争优势的“生产组合体”。而在越南,工业集群实际上只是以为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保障基础设施为主要目标的工业区,因此中小型企业要像大企业一样地花费大量精力、成本,办理齐全的获取资源(资本、土地、厂房、技术、供水供电)手续,当然会很难集中于开发市场、提高竞争力。

——企业未能对跨国经营和外资企业树立高度信任。国内外企业之间的高度信任将促成企业之间的积极活动,如分享技术、生产和营销合作信息和知识。

——人力质量未能满足要求。高端人才即越南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没有经过正规的营商管理培训,未能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调研。多数企业经理根据便利程度来指导经营工作,这阻碍了企业参与生产网络。

部分公务人员制定和执行企业发展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各地方的能力不强,跟不上市场规律的变化,缺乏对供应链的了解,给企业带来一些阻力。

目前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劳动力的学问和专业技术水平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劳动效率,导致企业难以取得突破。

——技术水平低。总体上看,越南多数出口产品利用技术的水平低。高科技产品比重正在提高,但速度较慢。很多出口品是没有使用任何技术的。

——获取长期贷款困难而成本高。获取投资资本和固定资金一直是中小型企业的阻力。为参与生产网络,中小型企业通常要以更高利率获得非正式的资源,因此没有成本上的优势。其实,越南企业主要从银行寻找资金。金融公司、投资基金的活动较有限且较少被企业注意。

优先政策行动

一、创新体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研究颁布《中小型企业扶持法》,旨在把该法所示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政策的法律框架同不仅注重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增加而且更加重视整个企业界的合理结构、可持续增长质量、实质性竞争力等目标统一起来,为非正式经营单位成为企业法人创造便利条件并通过扩大市场、协助中小型企业参与供应链支持有潜力的小微型企业发展成为中大型企业。

——颁布有关辅助工业的法律法规,旨在确定部分重点行业、产品的突破性举措支持私营部门在工业和农业产品价值链中投入人力、科技、金融等资源;采取合适机制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大型企业协助中小企业参与转让技术、指导、培训的辅助工业卫星网络;鼓励经营咨询对接活动、协助企业参与供应链的服务发展。

——研究、单独出台有关企业协会的条例并支持外资企业积极参与各企业协会的活动,强化企业协会代表企业的职能和相关政策特别是区域发展政策磋商活动,提高企业协会在监督质量和核实产品质量标准以及会员企业守法意识、履行社会责任等作用,鼓励共同分担成本来营造产品竞争力、发展共同商标并接受国有部门的公共服务,鼓励各企业协会积极参与地区乃至世界的行业、产业协会。

二、发展辅助工业、实现中小企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为各辅助工业组织提供经营发展服务

在重组一些现有工业区或集群、保障企业按照产品链的融合基础上形成一些工农业集群、工业集群。大力支持企业家成为各种合作模式的创造者。

在工业区内组织供应一些经营发展的服务,直接同工业市场对接,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来出口和服务银行。各工业集群创造出一个生产组合体来挖掘地方的竞争优势。

形成农业领域的一些经营组合体,确保食品加工企业是同“农家”、“科学家”合作中的核心。发展简单的、面积适中的“现成”工业区形态,方便中小企业容易接受符合其需求和支付能力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建设能力和发展人力资源

——成立懂事学会(IOD)。该学会的成立可帮助越南企业家具备领导大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能力。该模式已在世界多国取得了成功,一开始是在英国,目前在东盟较为普遍。

——通过各外国志愿专家、同旅外越南人对接等来加强扶持企业的专家队伍建设,派出越南的工程师、专家到各国工作和学习经验。

——通过已在2013年越南开发伙伴论坛(VPDF)上提出的措施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以提升熟练工人的数量及质量。

——提高国家管理人员在政策设计、规划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及执行政策的能力。在挖掘地方的竞争优势基础上把区域、地方发展规划同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特别注重按照海港、仓库、运输、生产地、原料区等供应链实现贸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旨在减少成本、避免原料、燃油浪费和成品损坏,特别是农水产品。

四、向私营部门提供金融支持

——强化中小型企业发展基金的运行,进而为民营企业投入辅助工业、农业行业价值链提供长期、利率合理的贷款,促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重新评估信贷担保基金的活动,根本性地改革该基金体系的运行方式。

——出台政策鼓励银行为企业提供长期的贷款。通过金融机构、银行协会和辅助工业生产中小型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银行信贷人员的审核能力。

——针对创业、增长、发展成大企业等不同时期出台政策向各企业孵化园中的改革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建立相关数据库来评估企业信用水平、评估对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特别是对从未获取贷款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从而增加担保贷款。

——大力促进私营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运行,鼓励各种并购活动,支持大型企业的形成。

五、选择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辐射效应,优先发展和集中发展一些经营有效的企业

加快实施政府总理2012年12月7日“关于排除障碍和完善政策机制提高投资效益”的第32/2012/CT-TTg号指示,其中有制定《关于优先发展竞争优势良好领域企业的提案(2013~2020)》的任务。优先发展清单可以是综合农业经营(按照从生产养殖、加工到分销的产业链)、纺织服装、电子产品、木材加工、药品、软件工业、旅游业等。

对上述行业发展政策进行评估,发现主要的障碍,进而出台战略协助这些行业的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试点建设一些专业工业区、集群和一流研究中心,旨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发展上述若干行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些越南产品的国家商标。为了做到这一点,国家应投入有关一些越南潜在产品的国际市场研究,在此基础上,越南企业(一个行业的部分企业)集中根据市场和出口需求改善价值链。

以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来强化越南国家商标委员会的能力,以集中资源来打造一些大品牌。出台一些政策鼓励、集中扶持一些中型规模的企业创新其经营模式,这样才能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辐射效应。促进越南企业对外投资,逐步升级越南产品,成为一级供应商和主要承包商。(完)

--------------------------------------------------------------

(1)政府在2014年越南开发伙伴关系论坛的报告:改革经济体制,加强越南经济的自主和竞争力,河内,第30页

文章来源:《共产主义》杂志2017年10月第900期



作者:河内国家大学下属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范氏良妙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