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杂志)2015年内,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新发展。这些态势长期下去有可能将助推一个新的区域秩序的诞生,其中各国无论大小都要在自己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考虑到新的实力对比。

2015年的亚太地区:大国竞争的烙印。图片来源:TL

面向新的区域经济秩序的变化

2015年,亚太地区继续是世界上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增长速度位居第一,而且中期也会较好地保持这一状态。从经济方面看,亚太地区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

第一,中国在几十年之后首次不能维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即地区最高的增速,这是一种巨大变化。最为乐观的预测均显示,中国经济2015年仅增长约6.8%,2016年降至6.3%。取而代之的就是预计增速将达到7.5%的印度经济,其被预测成为今后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种名次的更换正在并将会对全区域的经济图景产生长远的影响。

第二,在2015年内,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比任何时候更突出。近期,中国政府通过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对增长目标和实施办法进行了重大调整,旨在适应不可扭转的“新常态”。在多年依靠廉价劳动力、巨大生产规模等优势而实现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许多沉重而艰巨的问题,如工业产能过剩、各地区之间收入和经济差距太大、环境污染前所未有规模且很严重等。中国激烈的反腐败斗争及军队改革的推进也对这个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小的影响。

中国经济近期也连续遭受重大的冲击,如证券市场的危机导致大规模的资本流出中国。2015年8月到12月的短短时间内,中国的外流资金总额创下纪录,月均约1000亿美元,使得该国的外汇储备迅速下降,从近4万亿美元降至约3.45万亿美元。这种状况被预测今后还将持续,特别是在美国联邦储备局决定将利率水平提升至0.25%之后。

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SDR国际货币篮子意味着人民币可能成为国际储备和结算的货币,并将得到更自由的流通。这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和长久的影响,使得区内外各国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年度财政、货币政策,重新计算外汇储备率以及多种国际交易中的结算工具等。一个新的国际金融秩序正在形成,人民币及中国中央银行的作用也会随之不断提升。

第四,十二个亚太国家有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进程在持续五年之后取得了成功。虽然各成员国还没正式签订,但TPP谈判在2015年内和美国总统选举之前的成功无疑是一个胜利,标志着区域一体化和大融入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以多方面的新“游戏规则”和更高标准,亚太地区今后将见证各种价值链的重组,各种资本、投资和贸易的转移以及生产、劳务和服务的重新分工,旨在形成包括各种新准则的地区新秩序。

许多区域机构获得组建或重组

第一,共有包括越南在内的50个成员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诞生标志着二战以来形成的区域金融机构体系的巨大变化。AIIB的诞生以及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该国拥有更多有效的竞争工具,以抗衡TPP和美国向亚太地区“再平衡”战略,有助于拓展中国的影响力,实现国际经济秩序重组和实现市场、投资多样化,推进出口,提高中国的威望。实际上,中国正逐步利用自己的巨大力量来改变现状、重新划分影响区域、重新确定“游戏规则”,并努力成为正在形成的多极秩序中的一极。

第二,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三个东北亚国家正在为力争形成东北亚的一项自由贸易协定作出努力。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很显然,三国领导人在韩国会晤并就面向东北亚地区自己的自贸协定的谈判路线、步骤和内容达成一致是重大的进展。日本参与TPP成功谈判、中国经济滑坡等,正给东北亚地区形成自己的自贸协定带来很大的压力。一旦该自贸协定诞生并实施,将对亚太地区全部经济、贸易架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这是本地区的三大经济体。

第三,东南亚国家联盟领导人在马来西亚召开的第二十七次东盟峰会框架内签署了关于2015年12月31日成立东盟共同体的2015年《吉隆坡宣言》,同时还签署202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文件,其中提出了实现政治融合、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分担社会责任的东盟共同体以及一个真正遵循法律、面向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东盟的目标、原则和办法,体现了东盟在维持区内团结、推进经济一体化、保障和平安全和自强中的巨大努力,从而保持东盟在活跃而充满挑战的亚太地区的核心作用。

此外,部分亚洲国家设法将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体制化为亚洲安全与发展组织(OSDA),中国近期频繁举办香山论坛、有关东海的研讨会等一系列国内论坛,以同香格里拉对话会和东盟其他机制竞争,这充分表明了多国希望改变、重新组合各区内结构的趋势。

大国关系:交织并存的缓和与竞争

第一,美中关系得以稳定地维持。双方在战略上激烈竞争,但又推进合作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设法避免各种摩擦和冲突的危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9月访美期间,两国领导人均强调美中关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稳定性。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我们的合作正发挥效率”,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同美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方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

近段时间,两国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协议,如:中国收购波音集团飞机的价值380亿美元的合同以及关于在中国建设737飞机完工中心的合作文件;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中方通报组建价值30多亿美元的基金来协助发展中国家解决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在合作打击网络犯罪,包括窃取知识产权犯罪的问题上寻求到了共同的声音等。

然而,美中关系还有许多障碍和分歧,如人权问题、网络安全等,而最主要的还是缺乏战略互信。中国的非法行动,如东海填海造陆和人工岛军事化、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违反国际法等,使得美国对中国正在兴起的力量感到担忧。总之,在2015年内,美国和中国继续互为首要的经济伙伴,但双方继续被困在利益交织但战略互信严重削减的模式之中。

第二,中日关系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自2015年初以来,两国高官之间进行了多次接触,助推两国政治关系重新缓和。最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5月,由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二阶俊博率领的日本代表团访问中国,并转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信。2015年6月6日,在北京,两国重启了间断三年的财政部长对话。2015年7月,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访问中国,并同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进举办两国“首次政治对话会”。2015年11月1日,韩国、中国和日本三国领导人宣布三方合作关系在三国时隔三年之久重启的领导人会议结束之后得以完全恢复。最充分的例子是在2015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会晤,就中日关系以及地区局势交换了意见。

然而,中国有关历史、海洋、岛屿争端的观点仍无变化。这证明了中日关系在2015年内的缓和具有短期性,两国的战略性竞争仍无变化。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日本对华投资继续大幅度下降,并且呈现向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这是越南应该争取的有利趋势。

第三,美国与日本的盟友关系出现了质量上的新转变,给地区各国带来有利因素。区内的实力对比已经变化,特别是中国的强劲崛起,迫使美国和日本要朝着建立一个更加全面伙伴关系的方向巩固两者之间的盟友关系。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5年4月访问美国期间,两国公布了1997年以来首次修订的《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据此日本自卫队将扮演更大的角色,而美日安全合作将得以扩大和强化。

2015年9月19日,日本参议院通过了该国政府提倡的安保法案,自二战以来首次允许日本军队在海外作战以实施“集体自卫权”。据此,日本军队被允许在满足以下三项条件的情况下行使集体自卫权、派军赴海外作战:一、日本遭到武力攻击,或与日本关系密切国家遭到武力攻击,威胁到日本的存亡,从根本上对日本国民生命构成明确危险;二、没有其他适当手段可以排除上述攻击;三、武力行使限于必要最小限度。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这项新的法案允许日本在朝鲜半岛发生战争或者航海线路受到封锁,威胁日本安全的情况下同美国保持更加紧密地盟友关系。

各个区域“热点”:缓和与新复杂交织并存

在2015年内,朝鲜半岛局势、东海和东中国海争端等区域“热点”问题继续复杂变化,但一切均在管控的范围之内,尚未爆发冲突。

在东海,中国仍实施两面政策。一方面,中方更加积极地同东盟就制定“东海行为准则”(COC)进行磋商;一方面,在现场,中国继续加强其在越南主权范围内的岛礁非法军事化、修缮、扩大以及机场兴建等活动力度,使得东海现场情形变化日益复杂,引起区内外多国强烈反对。

中日之间的东中国海争端演变也极其复杂。除了派遣船舰和飞机到钓鱼群岛/尖阁诸岛进行经常性巡逻,中国近期还修建了一些观测站,在该区域进行了单方面的石油勘探和开采活动等。为了加以应对,日本方面也加强各种巡逻和监测活动,在南部地区重新部署军队和海警,加强同美国和各伙伴的关系等。

朝韩关系2015年虽然有时紧张局势升级但总体上是缓和的。2015年8月20日,双方自2010年以来首次相互炮击,使得缓和之势出现崩溃危机。然而,2015年8月25日,韩国和朝鲜就化解紧张问题达成了协议。双方也同意开通新的对话渠道来讨论许多问题,以期改善关系。这是朝韩关系中的重要突破,开创了朝韩双方今后共同商榷许多重大问题的新局面。然而,朝韩关系仍在“时紧张时缓和”的框架内,双方关系的核心矛盾如朝鲜半岛上的核计划,仍无实质性进展。在此背景下,中国与韩国关系日益拉近,中国与朝鲜关系却出现日益拉大的危机。这是今后应更加关注的新内容。

此外,应谈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会面,是两岸高层领导七十年来首次会面。此次会面在两岸关系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经贸和民间交流方面,以及台湾正筹备总统大选的背景之下进行的。舆论期待着此次会面将开创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两岸长期缓和的时期。

各种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加剧

非法移民危机、网络安全问题、高科技犯罪、在亚太地区的海盗和武装抢劫等“热点”问题演变继续错综复杂,给区内各国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据设在马来西亚的专门跟踪海盗事件的国际海事局一项报告显示,仅仅2015年第一季度,全世界共发生54起海盗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一大半事件发生在东南亚。这让各海上安全、维护和执行法律的机构产生合作保障各国船只以及信息和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迫切需求。今后,区内各国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譬如联合巡逻等,旨在维护海上和平与秩序。

在2015年内,本地区也要应对日益艰巨的气候变化、烟尘和环境污染、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各种流行病带来的挑战。随时主动应对上述形势的复杂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不得不提到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各种自然灾难夺取了数千人生命的日益巨大的破坏。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2015年10月27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亚太地区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难最多的地区。据该组织的报告,在过去十年里,亚太地区遭受了1625次自然灾害,占世界上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的40%,夺走近50万人的生命。刚刚过去的2015年也并非例外。因此,各国应继续分享本地区应对自然灾害的成功合作模式,分享预防灾害的信息技术和技能,旨在确保其自强性,保障人民的平安生活。

总之,2015年的亚太地区继续是一个和平、相对稳定和活跃发展,但蕴藏不少复杂难测因素的地区。作为地区负责任的成员,越南应紧密跟踪并十分清醒地面对区域局面的变化,从而制定合适的主张、政策来把握好机遇、渡过挑战,为新形势下建国卫国事业做出贡献,同时致力于整个地区的共同和平、稳定与繁荣。(完)


文章来源:《共产主义》杂志2016年2月第880期



作者:外交学院陈越泰博士